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专业21篇)

教案编写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下面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一年级教案,供大家共享和学习。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48页的内容。

1、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2、进一步巩固数的组成,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算法多样化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课件、计数器、小棒、口算卡。

(一)复习旧知。

2、请学生回答问题,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引入新课。

1、呈现主题图:因为昨天买的本子不够用,所以,王老师今天又去商店了,

2、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们看到了什么?

3、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一共有多少本写字本?

4、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学生口头列出算式,教师板书:30+2和2+30。

5、点明课题: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一)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

1、独立思考:你们会算吗?请你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

2、学生汇报:谁来说一说你是算得的结果是多少?你又是怎么算的?可能会出现:

(1)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的。

(2)用小棒摆。

(3)用计数器拨。

(4)利用数数的方法往后数。

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方法要加以肯定。

3、共同验证:刚才大家都说这两个算式都等于32,那结果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是不是要验证一下?引导学生验证:

(1)用数的组成:30+2表示把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2)用小棒验证:3捆小棒加2根小棒,就是把3个十与2个一合起来,结果是32。

(3)用计数器验证:3捆小棒就是3个十,2根小棒就是2个一,先在十位上拨上3个珠子,再在个位上拨上2个珠子,合起来就是32。

(4)用数数的'方法验证:先验证30+2,在30后面往后数两个数。

4、教师质疑:

(1)那2+30我们是不是也要在2的后面,往后数30个数呢?引导学生发现:同样可以在30后面往后数2个数就行了。

(2)那2+30怎么也等于32呢?引导学生去发现:不管是30+2还是2+30都表示把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组成的数都是32,只不过是两个加数的位置改变了一下。

5、快速抢答:教师出示:50+4、4+50;8+70、70+8;90+6、6+90,让学生快速抢答。

6、发现提炼:

(1)引导学生发现以上所有算式的特点:都是整十数与一位数相加。

(2)引导学生提炼方法:不管是几十加几还是几加几十,都是求几个十加上几个一,结果都是几十几。

(二)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

1、提出问题:谁还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呈现:

(2)王老师买了32本写字本,有30本装在盒子里,没有装在盒子里的有多少本?

2、列出算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2—2和32—30。

3、说出算法:请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可能会出现:用数的组成、用小棒操作、用计数器操作、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想的、用倒着数的方法等等。

4。选择算法:对于学生提出的算法,教师给予肯定之后,让学生说一说:你准备用哪种方法计算?为什么?在学生讨论之中,明确各种方法的优势所在,适当引导学生选择又对又快的方法。

5、计算接力:53—3、53—50;75—70、75—5;64—4、64—60,89—9、89—80。每组接力,第一个同学写出一题答案后,立刻将答题卡传给下一位同学。

6、归纳小结:

(1)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些题目不是几十几减几,就是几十几减几十。

(2)小结方法:几十几减几等于几十,几十几减几十等于几。

(一)基本练习。

1、p48的“做一做”第1题:做好后,请个别学生说出方法,提示:利用加减法的关系,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2、p48的第2题,“烤玉米”。

3、p49的第1题: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完成。提醒:如何才能算得又对又快?

4、开火车:p49的第4题,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

(二)解决问题。

1、p49的第3题:

(1)呈现问题情境,分步出示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注意写上单位名称。

2、p49的第2题:

(1)呈现问题情境,分步出示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2)学生讨论解题思路,教师加以引导。

(3)学生独立解答。

(4)集体讲评,教师板书解题过程,规范格式要求。

3、p49的第5题:

(1)完整呈现题目,学生独立解答。可以有意选取一名解答正确的学生上台板演。

(2)集体讲评,根据学生所列算式提问:小猫吃了8条鱼,为什么还要加上8呢?

(3)教师带领学生审题:特别突出对“吃了”、“还剩下”、“一共”等关键词的理解。

(4)解答错误的学生订正。

(一)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你有什么收获?

(二)归纳。

1、师生共同归纳所学内容。

2、提炼计算方法:

(1)几十加几就是几十几。

(2)几十几减几等于几十,几十几减几十等于几。

3、师: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方法,不能生搬硬套。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读写》教案设计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9页例2,练习十五相应习题。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这一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在学习了1000以内数数和100以内读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教学,为比较10000以内数的大小和读写万以内数打下基础,而且为学习万以内数的四则计算创造条件。《课标》指出:“数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依据这一理念和《课标》要求,本课时素质教育目标确定以下三方面: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1000以内数中各个数位所表示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1000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及1000以内数的组成。

(二)能力训练点。

1、能够比较熟练地读、写1000以内的数。

2、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类推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中间、末尾有零的数的读、写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1块、计数器卡片、计数器、数学卡片。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通过说一说、拨一拨活动,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100以内数的读写及组成进行巩固,为本节课学习1000以内数的读写作好铺垫,并引出课题。100以内的数,同学们都会读、会写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000以内数的读写,(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读写)。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计数器并拨上536,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个数怎样写、怎样读。并贴出有彩色珠子的计数器卡片。

2、先让学生汇报,再拨出362、689,指名写数、读数。

3、让学生讨论归纳出没带零的1000以内数的读写法、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百位是几就在百位写几,十位是几就在十位写几,个位是几就在个位写几,反过来,百位是几就读几,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合起来就是几百几十几,并板书。

(设计意图:放手学生独立试读写这个数,给学生创设五个自主探究的空间,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层:学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

2、十位上和个位上没有珠子,该怎样写,怎样读?请学生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并读给同桌听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指名说一说。再拨出302、405、320、450等数,让学生读写。

4、分组讨论归纳: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数的读写。

强调哪位没有珠子就在这位写“0”占位。百位是几就读几百,中间的“0”读零,个位是几就读几,像506,读作几百零几。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末尾的零不读,像530,读作几百几十。

(设计意图: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三层:学习数的'组成。

1、组织学生观察三张计数器卡片上的三个数,并讨论每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汇报时明确指出:506中的0个十和530中的0个一可以省略)学生已有的100以内数的组成基础上学习1000以内数的组成,让学生独立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类推能力。

三、练习巩固。

1、课本69页“做一做”的第1题和71页第1题。读数、说组成。

2、课本第69页“做一做”的第2题和第71页“练习十五”的第2题(这两道题让学生学以致用,检查学的效果,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3、画珠子练习。

4、摆数游戏,请你用2个8和2个0组成一个三位数并指名说数的组成,通过摆数游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5、请学生将课前收集到的生活1000以内的数读出来,其它同学在本子上写,并指名板书。

(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思想,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现象,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感受体会到“数学就在我身边”,数学真有用。)。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五)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教学设计我注重引导学生采用激发兴趣、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去探索学习1000以内数的读写。由于低年级学生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占优势,因而,在教学中应用了色彩鲜艳的计数器卡片,联系生活实际,采用直观演示进行教学,利用旧知去探索新知,大胆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把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比较、类推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板书设计。

写作:536506530。

读作:五百三十六五百零六五百三十。

几百几十几几百零几几百十个。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会用不同的方法数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会根据生活实际选择最合适的数数方法。

大家玩过串珠游戏吗?出示例7。这里有些珠子,你会穿吗?板书课题。

1、教学例7。

出示题目的要求:有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要想知道能穿几串,该怎样解答?

(1)画图,圈一圈。

(2)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

验证:1串是10个,5串就是50个,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

2、想一想:如果是5个珠子穿一串,能穿几串?

1、完成第46页的做一做。

有82块饼干,10块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

2、完成第47页第1——4题。

第1题:5个苹果装一袋,装了8袋。如果10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

第2题:有26个杯子,3个装一盒,8个盒子能装下这个杯子吗?

第3题:一筒能装12个羽毛球,40个羽毛球能装满几筒?

第4题:99=18—6=109=11—2=。

14—4=135=15—10=12—7=。

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堂上,我将例题留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与以往不同是,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我申入各组,只是指导学生们如何在组内真正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在集体汇报时,我提出请各组认真听小组汇报,如果有问题的不同的意见可以在小组发言结束后提出。就是这个环节,一个小组回答我们把十颗珠子圈一起,圈了五个,还剩八颗放一边,就是穿五串。另一组质疑那八个怎么办,也不能不要了,也穿上,所以是六串。我并不急于指出错误,让同学们充分探讨,正是这样答案不断浮出水面的过程,才让错误理解的同学慢慢明白自己错在何处。我想这才是真正的课堂生成。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1~33页的主题图及例1、2、3。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操作、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100以内数的意义。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互助学习的乐趣。

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接近整十数的数法。(正确数出几十九后面的一个整十数及整十数前面的一个数。)。

课件、数数用的小棒、学生自制作的学具。

你能接着往后数吗?真不错,数的真熟练,谁还能接着往后数?

好了,我知道了,同学们能数100多的数了,真了不起,那么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什么地方也能用到数?{找生回答}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能用到数,那么你来猜一猜今天来上课的有多少位同学?{生答}那么你们来数一数到底有多少位呢?数完了你来说一说你数的结果是多少,{找生答}谁愿意领着大家来数一数,真棒!比我们原来学的20多一些,刚才同学们口头数数的数的那么好,可是在数人数的时候遇到点困难,看来要正确的数出事物的个数还真不太容易,不过没关系,只要像那位同学那样,边点边数,点的和数的一样对,下次你一定能数对。对不对?这节课我们自己来学习数数。

1、师:同学们,在美丽的大草原上有美丽的小天使,他会告诉我们,又会给我们提出什么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来了一群可爱的小鹿,你们都喜欢吧?出示百鹿图课件。

蓝蓝的天空,绿色的草地,瞧,小鹿多开心啊!我们来数一数共几只吧?我们一只一只得数,数了10个一就是十。(师板书十个一是十)。

看,山坡上又来了一群小鹿有几只?让学生数一数。

这两群羊共几个十只?2个十十是多少?20是几个十?

学生观察回答上述问题。

2、(出示课件)又来了一大群羊,成九小群。

师,鹿真多啊!有多少只?

我们来估计一下,现在草地上有多少只鹿。大家交流,说一说自己估计的结果。

3、师,现在的鹿又多了,我们再来估一下吧?谁来说说自己估的结果。再看小朋友估计的,(比20多得多,大概有一百只吧),你同意他估计的吗?要想知道羊的准确数量,我们需要怎么办呢?(数一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认识数1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认识100以内的数)。

1、实物数数。

(1)师:老师给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好了一份学具,它们的数量都和小羊的只数一样,你们数10个放在一起,数一数能分成几堆或者是一个一个的数小棒有几根,就知道小羊有几只。2人一小组,互相帮助,说一说怎样数。

(2)四人小组数数活动。

2、讨论。

(1)师:刚才,有的小朋友是这样数的:每数10个分成一堆。

谁愿意用小棒再来演示,让全班都能看清楚?

(2)师:过去,我们知道10个一是一十,20个一是二十,从刚才的数,我们又知道了什么?10个十是一板书:10个十是一百)。

3、引导学生一十一十地数到一百。

(1)师:数100以内的数,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从一数到一百,也可以十个十个地数,数了10个十就是一百。

(2)我们打开课本百羊图。一只一只地数,再十只十只地数。(同桌两人左边的同学先数,右边的同学听听他数的对吗?右边的同学再数给左边的同学听)。

同学们真了不起,都会数一百以内的数了,下面老师要考一考大家:

(3)抢答:一十一十地数,

三十前面是()十,三十后面是()十。

八十前面是()十,八十后面是()十。

(4)指名数:一十一十地数,

从一十数到一百;

从三十数到七十,

从六十数到一百。

1、出示例2:从二十五数到三十二。

师:如果要拿二十五根小棒,你怎么拿最快?(先拿二捆再拿5个单根)。

学生全部拿二十五根小棒好后,再边添小棒边数到三十二根。

强调:二十九后面的数是多少?谁能上台边添小棒边数。

此处强调够十个单根的,将10个单根的捆成一捆,再接着往后数。

2、从五十六数到六十三,再从六十三数到七十二。

(注意数满十根捆成一捆。)。

3、不摆小棒,一个一个一地数:

从七十八数到八十八,再数到一百。(同桌轮流数,再指名数。)。

1、例3:拿小棒3捆又5个单根,看一看,是几根小棒?说一说三十五是()个十和()个一组成的。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看小博士是怎么想的。三捆是3个十,5根是5个一,3个十和5个一是三十五根。三十五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第33页“做一做”的第二题。

(1)看一看,想一想,再填一填。(钢笔图、汤圆图)。

(2)全班订正。说一说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多少。

3、练习七第2题。

先估计一下,有多少个圆片,再数一数,有多少个圆片。

你的估计差不多吗?你是怎样数的?怎样数比较快?

4、拓展思维。

师:同学们咱们学校大约有70位老师,咱们县有很多所学校,你能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名老师吗?看来全县教师的人数比我们今天学习的“100”还要多得多,这些比100大的数今后我们继续学习。

师:说一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2、使学生从活泼可爱的小金鱼身上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准确的语言描述100以内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例9主题图课件。

一、回顾旧知,揭示课题。

1、口答:

(1)3个十和6个一是。

(2)7个十是()。

(3)8个一和7个十组成()。

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35、43、78、76、45、40。

二、游戏导入,引出新知。

1、请同学们一起和老师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

教师手里握一把小棒,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里大约有多少根小棒?

2、同学们猜的答案有这么多,到底谁猜得比较准确呢?下面我们先数出一部分:师生共同数出10根。

3、现在请同学们再猜一猜老师手里有多少根小棒?

4、这一次同学们猜得比较集中,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生共同数出小棒的'根数。

我们第一次猜时,我们没有参考,而第二次猜时,我们知道了10根有多少,就可以比较准确地猜出小棒的根数了。

6、小结:我们在估计物体的多少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物,然后再来估计,这样就比较接近正确答案了。

二、教学例题,深化新知。

1、课件出示有48条金鱼的鱼缸图。请学生估一估,有多少条金鱼。

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估计出鱼缸里有多少条鱼?

生讨论,汇报:先数出10条金鱼,再估一估鱼缸中大约有几个这样的10条。

2、分别出示有15条花金鱼和10条黑金鱼的鱼缸图。

让学生根据这三幅图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使学生懂得描述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除可用符号“”、“”外,还可用语言来表述。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生活中某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练习:

1、40页做一做。

(1)第一题,学生合作完成。4人一组,每人说1——2句话。

(2)第二、三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交流、订正。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100以内数的认识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且基本上已能数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数序的同时,了解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如何按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这也是接下去进一步学习百以内写数、比较大小的基础。本堂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星星为载体,通过“看星星”、“数星星”、“摆星星”、“找星星”等有效的数学活动,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得到和谐地统一起来,并力求体现数学课堂的思想性、趣味性、实践性、艺术性、生活性和综合性。

1、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合作学习的优势是每个教师都深有体会的,但是合作不能流于形式,教师要创设让学生合作的时机和情境,并提高合作的有效性。本堂课的合作主要体现在各小组数星星的活动,因为数星星的方法是多样的,所以这里有必要安排小组合作,而且在这里小组成员间还要注意分工和合作,如果不注意方法,合作得不好,就会出现错误。

2、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学习。如在数数中请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的,虽然要求选用合适的方法,但对方法不作统一、硬性的规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3、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力求提高学生的估数能力,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慌学生的数感。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渗透估计、优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4、培养小组合作意识,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

准备12瓶星星,里面放着不同数量的星星;一套课件。

课前谈话:猜老师的年龄引出数数。

一、情境引入。

学生猜:(4号最少,2号最多)板书(4)少(2)多。

大家估计得是否正确,每只瓶子里的星星到底有几颗呢?想知道,怎么办?(数一数)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数星星,板书(数星星)。

二、探究新知。

1、数数。

(1)小组分工合作数星星:每一小组一瓶星星,喜欢用什么方法数就用什么方法数。数星星时要注意什么,每个小组的小朋友要先研究一下。

(2)学生分小组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数星星。

(3)汇报、交流、纠错、巩固。

a、汇报数的结果;

b、对刚才的估计进行验证;

c、汇报数的方法:数数方法的多样化;

d、验证1~8号数数结果的对错,并进行适当的反馈、巩固;

(4)比较11和12瓶星星的多少,然后通过数数进行验证(5颗5颗地数和10颗10颗地数)。

2、数的组成。

出示:两堆星星(各为24颗)。

(1)两堆星星一样多,你能一眼看出是几颗吗?(24颗)。

(2)为什么右边一堆的星星你能一下子数出来?(右边十个一堆十个一堆摆放整齐)。

(3)引导学习数的组成:2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板书)。

三、巩固与发展。

方块游戏(百格方块图)。

(1)能用很快的速度数出有几个方块?(100个,有10行,每行10个,板书:100=10个十)。

(2)能一眼看出方块里出现了几颗星星?(38是由3个十和8个一组成)。

(3)现在方块里有多少颗星星了?(83是由8个十和3个一组成)。

(4)如果这样一颗一颗数下去,第98颗星星在哪个方块上?你是怎么想的?(注意数数、想法策略多样化)。

四、小结、引申。

今天我们全班小朋友都是数星星的孩子,(课件出示星星两个字由一百个星星组成)你们知道这两个字是由几颗星星组成的吗?留到课后进行讨论。

一年级数学20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教案

2、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审清题意。

教学难点。

关键。

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时间安排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加减法的意义。

二、提高计算能力的训练。

三、小结1、出示图。

师: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用加法呢?

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6+4=10。

师:这帽图还可以怎样列式?

生:4+6=10。

2、出示图。

(1)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3)集体交流反馈,并结合图意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含义。

1、做课本97页第1题。

2、做题单中的加减混合运算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3、做课本97页的第8题。

(1)比一比谁开的花最美。

教师说明完要求后,学生独立完成,做对的你的花才能开得美。

(2)填空,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学互相订正。

4、做98页的第13题。

(1)想一想,算一算。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找出算式的规律后,独立完成。

(2)破密码。

可以采取比赛的形式,比一比谁最快打开保险箱的门。

学生快速口算。

讨论:指名回答。

学生做完后,问是怎样想的。

学生观察,分组讨论,说说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总结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路,归纳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读写》教案设计

今天听了郑xx老师的《拨一拨)(万以内数的读写)一课。万以内数的读写是在学生已掌握一百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是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动手能力。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拨一拨”、“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

本节课安排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认识数位顺序表(落实目标1.认识数位顺序表);第二个问题是借助拨计数器的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计数器上的数位标识学习读数,并感受数的组成;第三个问题借助数位顺序表学习写数。(落实目标2.万以内数的读写。)第四个问题是借助在算盘上的拨数活动,再次强化对大数的读写及位值的认识。下面我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与大家交流:

1.教师对教材的编写意图理解到位,对读数、写数的方法停留在明白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没做具体文字上的要求。

2.本节课的教学中,郑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通过“拨一拨”、“说一说”、“写一写”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会、理解并掌握知识。郑老师准备充分,环节的衔接过渡自然,目标明确,有效落实新课标倡导的四基目标。但在具体操作时,活动安排还不够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很好地凸显出来,教师的点拨引导多一些,学生说的少了些。

3.设计趣味性练习“砸金蛋”,迎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建议练习板演后,让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评价更好。只找问题,既省时高效,又给学生展示自我提供平台。

4.目标的制定上,我认为老师提炼出来的红色内容就可以了,不易于学生理解的文字绝对不能写,不提倡学生齐读。

5.学生活动拨数时注意一个细节,要把计数器清零。

6.数学文化的渗透应该重视,本节课的问题四教师忽略了。

7.纠正读数时“两”与“二”的使用。

8.教师使用小麦克风,音量太大,感觉不好,只觉得老师不停地在说。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读写》教案设计

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教材,分析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不要漏掉任何一个知识点,否则这是对学生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另外,分清楚教材的重难点是什么,教材编者意图是什么,例题的教学要逐渐学会放手。

2、问题意识。

课堂上对于主题图的教学,学会引导学生从图中发现或找出有用信息,学会自己提出数学问题,这是数学问题的培养,如果一味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就会产生依赖性,不爱动脑筋。

3、以学生为主,动手为辅助手段。

在写数、读数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动手来写,这样写多了,教师强调的地方多了,学生才会理解写数读数要注意的地方。另外,在拨计数器时,可以多让学生上来操作,这样才会显出以学生为主体地位。

4、表扬方式要多样性。

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回答采用的表扬方式单一,有时候甚至不知道怎样回应学生的回答。表扬不仅仅可以采用口头的表扬,还可以是眼神、手势的表示,也能是采用小组竞赛获取星星形式。

文档为doc格式。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2、使学生从活泼可爱的小金鱼身上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准确的语言描述100以内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例9主题图课件。

一、回顾旧知,揭示课题

1、口答:

(1)3个十和6个一是。

(2)7个十是()。

(3)8个一和7个十组成()。

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35、43、78、76、45、40。

二、游戏导入,引出新知

2、同学们猜的答案有这么多,到底谁猜得比较准确呢?下面我们先数出一部分:师生共同数出10根。

3、现在请同学们再猜一猜老师手里有多少根小棒?

4、这一次同学们猜得比较集中,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生共同数出小棒的根数。

5、为什么第一次猜时,大家猜的与实际数量相差那么多,而第二次猜时就比较接近实际数量了呢?我们第一次猜时,我们没有参考,而第二次猜时,我们知道了10根有多少,就可以比较准确地猜出小棒的根数了。

6、小结:我们在估计物体的多少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物,然后再来估计,这样就比较接近正确答案了。

三、教学例题,深化新知

1、课件出示有48条金鱼的鱼缸图。请学生估一估,有多少条金鱼。

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估计出鱼缸里有多少条鱼?

生讨论,汇报:先数出10条金鱼,再估一估鱼缸中大约有几个这样的10条。

2、分别出示有15条花金鱼和10条黑金鱼的.鱼缸图。

让学生根据这三幅图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使学生懂得描述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除可用符号“”、“”外,还可用语言来表述。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生活中某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四、练习

1、40页做一做。

(1)第一题,学生合作完成。4人一组,每人说1——2句话。

(2)第二、三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交流、订正。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设计

1.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能够正确地写出整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2过程与方法:能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从被动从属的学习转化为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学习。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2.2教学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2.3考点分析: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教学工具。

电脑课件,一个实物钟,画于纸上的钟面。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情景引入:小朋友见过钟表吗?钟表王国的兄弟姐妹可多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钟表。

(课件展示各种不同形状的钟表。)接着,教师继续激励学生,要想与这些钟表交朋友,想设计更漂亮的、美观的钟表,先要学会认识钟表。

2、揭示课题.(出示课题“认识钟表”。)。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钟表,让学生了解钟表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探究新知。

1、联系生活,感知钟表面。

(1)仔细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同桌讨论)。

学生汇报:有12个数字,有12大格,有两根指针:分针与时针。(如果学生说出秒针,应给予鼓励,并说明本节课不作要求。)。

(2)再仔细观察钟表,说说谁是分针、时针,它们是怎样的?(时针粗又短,分针细又长)(出示课件。)。

(3)认识分针与时针,请学生在自己的钟面上指时针与分针。

(4)再次观察钟面,说说还能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

在1和2之间有一个大格。集体数从1—12,一共有多少个大格。

(5)观察时针与分针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看实物钟的运动方向)看钟面,全班在老师的带领下用右手做顺时针转动。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对应的刻度线,还有又细又长的分针弟弟、又短又粗的时针哥哥。

2、认识整时,找出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钟表的面,那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又该怎样认呢?看一看现在是几时?引导学生试着认读钟面上的时间。(课件演示)。

师:小朋友是怎样知道钟表上的时间的?平时我们所说的“几点”是口头语,正确的书面用语是“几时”。板书学生所说时刻,并说明这是整时的一种表示方法。这个7时在电子表上怎样表示呢?7:00。(说明是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方法。)。

(1)演示课件:钟面时间分别是7:00、8:00、4:00、6:00,学生认一认,并写一写整时。

(2)学生观察这些时刻的分针、时针,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在同伴的合作中学会看整时。

生汇报,师引导。师生共同小结整时规律:分针指着12,时针指几就几时。这些钟面都表示整时。

3、动手操作,感悟新知。(实物演示)。

(1)教师拨学生认。

b、再拨12时,提问:当钟表上的时刻表示12时的时候,分针和时针怎么样了?

(2)学生拨时。

a、教师说时间,学生拨钟。(边拨边说,时针、分针对准什么?)。

b、同桌合作,一人说时间,一人拨钟,然后交换,看谁最快。

c、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间,并说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深化新知,应用提高。

你们已经会认钟表。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认小明的时间安排表。

1、小明的一天。请学生写一写,说一说。说出小明什么时候干什么?然后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对其中特殊钟面提问)。

(第一幅图:钟面7时(什么时候的7时?)明明在刷牙)。

(第二幅图:钟面8时明明在读书第三幅图:钟面10时在做操第四幅........)。

小结时间表的作用:看看小明的一天安排得多么有顺序呀!这样的一天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那么你们的一天又是怎么安排的呢?同组的小朋友说说。今天回去后和父母一起商量一天的时间安排,好吗?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要向小明学习,不睡懒觉,合理安排时间,做健康、聪明的好孩子。

2、闯关:对比怎么都是十时呢?

第一幅图钟面10时有太阳的。

第二幅图钟面10时有星星月亮的。

师:小朋友说的对,因为一天当中有上午时间和下午时间。这时顺水推舟进一步渗透上午和下午这一时间概念。

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上课的时间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确如此。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希望小朋友们今后能用好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板书。

认识钟表。

有12个数字和12个大格。

钟面上分针(又细又长)时针(又短又粗)。

整时的特点:分针指着数字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7时也可以写成7:00,是第2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合理安排自己一天的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一年级数学教案1:《1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18页例1--例3,课堂活动1、2。练习二4(2)。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实践认识减法及减法图形。

3、探索5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

4、感悟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5、培养辨证唯物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1、看懂减法图。

3、探索算法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对口令。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你能用3句话说图的'意思吗?

我们可不可仪用算式表示图的意思呢?

板书:3-1=2。

2、认识减法算式的减号,认识算式。

3、结合生活,说说3-1的含义。

二、教学例2。

1、学生摆5跟小棒,那走2根,还剩几根?

怎样用算式表示?5-2=。

2、小朋友刚才用小棒算了5-2=3,不用小棒,你会算吗?

小组交流后汇报。

2+3=5所以5-2=3。

5可以分成2和3。

5减1,在减1,还剩3。

直接数。

3、小朋友刚才用摆小棒的方法写出了减法算式,我们还可以看小棒写算式。

4、出示。

先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在看虚线有几根小棒,虚线表示去掉。

说也表示去掉。

学生看图写算式。

三、教学例3。

2、抽学生说算法。

3、在书上写。

四、课堂活动。

19页1题。

20页2题。

五、练习。

22页4题(2)。

课后记:

第9课时。

教学内容:19页例4,课堂活动3,练习二5--9。

教学目的:1、进一步理解识别减法意义。

3、会根据一幅图2个减法算式。

4、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教学重难点:看图写2个减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2、()-(-)=()。

二、出示图。

1、看见图,你会说什麽。

(1)白兔3只,灰兔2只,一共有几只?

(2)一共有5只兔,白兔3只,灰兔有几只?

(3)一共有5只兔,灰兔2只,白兔有几只?

2、写算式。

3、3、引导学生说算式的意义。

4、小结方法。

先看一共有几只。遮住左边,看右边。遮住右边,看左边。

三、课堂活动。

20页3。

四、练习。

22页5、6。

2、夺红旗比赛。

3、23页8、9。

课后记。

一年级数学《10认识》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0的读写和组成及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使学生学会10的`读写和组成及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难点:使学生掌握10的写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故事引入。

(2)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办法。

(学生可能会说:让1和0做朋友比9大;让2和0做朋友比9大……)。

(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10)。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数数和认数。

1、生活中哪有10呢?我们一起去广场看一看。(出示主题图。)。

2、老师和同学们在做什么呢?生:喂鸽子。

3、你能找出图中藏着的10吗?

生1:有10个人,其中9个小朋友,1位老师。

生2:10只鸽子。

4、谁愿意到前面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一起来数一数。(指名2个人)。

5、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按顺序数,这么快就找到了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10。

6、学生动手摆学具:如果按照图上的鸽子只数摆小圆片,一只小鸽子摆一个,你们能不能用小圆片来表示小鸽子只数呢?(学生摆)。

7、同桌互相检查一下摆的对不对,如果摆的很正确,边数边把圆片收起来,并坐好。

8、同学们动作真快,老师非常喜欢数字10,我可以用拍手的方式来表示它,来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数一数。(师生共同边拍边数)。

9、你们喜欢10吗?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式来表示数字10,看谁的想法最有创意,想好了吗?谁愿意来展示一下,指名5个人(拍手10下,跺脚10下,拍肩膀10下)。

生:(再贴一颗五角星)。

12、那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一起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数一数。

师小结:看来9增加1个就是10,我们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数一数。

13、同学们看看手中题卡有几颗星星一起来数一数(10颗),题卡中有几个问题,看看谁是小博士能独立完成智慧卡。

生:这是3(这颗星星送给你)。

(2)比大小。

2、你发现了什么?生:在直尺上,排在后面数字比排在前面数字大。

(3)数的组成。

1、看这是什么?(苹果树)有几个果子(10个)谁能把这10个果子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指名3个人)。

2、这么多同学都想说,那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把所有分的情况都说出来?试着在题卡上写一写,写完后,读给你的同桌听。

3、好,我们拍手齐说一遍数的组成。

4、下面我们玩对口令游戏:

师:我说2生:我说82和8组成10(拍手3组~4组)。

5、关于10的组成老师编了一个小儿歌,试着来读一读。(儿歌在题卡上)。

(4)10的写法。

我们认识了10,而且在生活中找到了10,看谁能把10写的最漂亮。

1、观察10跟以前学的数字有什么不同?(它是由2个数字1和0组成的。)。

2、教师边讲解边书写:

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格子里写“1”,右边格子里写“0”先写“1”,再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得太远。

3、学生练习写:请同学们在p65描写10。

4、老师这有一张智慧卡,要请同学们利用今天的知识填好它。填好后,作为礼物送给家长。

一年级数学认识教案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非整十的两位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一、揭示课题?

多媒体出示有非整十数的场景,告诉学生几十几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

讲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几十几的两位数。(板书课题:认识几十几)。

二、直观认识几十几?

谈话:请小朋友们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好。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摆法,比一比哪种摆法好,好在哪里。让学生感到摆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较好,因为这种摆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

谈话:刚才老师说出23这个数让你们摆小棒,你们摆得都很好,下面让你们先摆小棒再说数,看谁能摆得对,说得对。

讨论: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小组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提问:三十九添上一是四十,那么四十九添上一,五十九添上一九十九添上一各是多少呢?

让学生从四十数到一百,每个人都要在小组内数给同学听。

三、教学写数、读数和数的组成?

教师先在计数器上拨珠,十位上拨2颗珠,个位上拨4颗珠。

提问:你知道现在计数器上的算珠表示的数是多少吗?谁能对照着计数器把这个数写出来?

让学生一起把这个数读出来。

提问:24中的2表示什么?4呢?24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让学生用计数器在小组内拨34和43,完成第21页例题的填空,然后进行几十几数的听写练习。

四、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数一数我们教室里有多少个同学,看谁数得又对又快,并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数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这么多星星,怎样数呢?学生数过后,指名说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读出图上的数,并说一说这些数所表示的意思,然后在我们的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几十几的数,先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再告诉全班同学。

5.想想做做第5~7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检查。

五、总结评价?

谈话: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样的数呢?下课后再找一找在哪里能发现几十几的数,把它告诉老师或同学。

认识几十几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认识》评课稿

施老师在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始施老师让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感知新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课堂上,出示情境图:小羊。让学生大胆的猜测,估计。怎样才能知道正确答案呢?学生都会说去数。1—20你喜欢用什么方法数数?肯定每个学生说到的方法。紧接着,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数数,集体看图订正。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数数的熟练程度,我让10个学生上台演示。一个一个的往下数,学生很容易发现,满十个,十位就发生变化。利用小棒,让同桌互相监督数数,从具体到数字抽象,体会到数字和小棒的一一对应性。学生都能比较熟练的进行一个一个的数,放手让学生同桌进行比赛挑战,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的数数。

课堂上,要求学生为农民伯伯数花生种子,和同桌相互数数比赛,看谁数的又对又快。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在亲身参与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的情感,让成功的欢乐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数数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数学有序思维的培养。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小棒的扎捆、学生手指的掰动,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有什么规律?在29、39、49……后面的数到底是多少,怎么才能做出准确判断?在学生激烈的探讨交流中,找到几十九后面的数是多少的规律,哪种兴奋之情难以言表呀!使得知识规律形象的展现在自己的脑海里,从而在把握数数规律的同事,体验到研究规律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情感。

建议:通过让学生摆20以内的数,沟通数和数的组成之间的联系。

文档为doc格式。

一年级数学认识教案

课本93——95页。

1.使学生会看钟表上的半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习惯。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投影仪器、小闹钟学具(学生人手一个)。

学会看钟表上的半时,并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出示丽丽上学、读书、运动、复习的图片。

2.提出问题。

生:丽丽早晨7点半去上学。

师:他在什么时刻读书呢?

生:9时半读书。

师:下午丽丽他们有一节体育课,你知道丽丽做操是在什么时刻吗?

生:4时半他在做操。

生:6时半复习。

揭示课题:丽丽是个很守时的孩子,他每天7点半去上学,9时半读书,4时半做操,6时半复习。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半时。(板书)。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课件出示3时半钟面。

师:你能说出这是什么时刻吗?请用你的学具钟表,依照图上钟面拨一拨。

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自主汇报:时针指向2和3中间,分针指向6,就表示2半。

3.依次出现2时半、8时半、10时半。

请小朋友们观察,并动手拨一拨,说一说。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2时半、8时半、10时半它们的分针都指向6。

师:半时和整时分针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生:整时它的分针都指向12,半时它的分针都指向6。

总结得出: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的中间。

4.引导学生观察半时的写法。(讨论)多个半字。

整时有几种表示法?想一想半时的电子表表示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归纳:电子表的半时用“30”表示。点左边是几,点右边是“30”,就表示几时半。

三、实践应用。

1.想一想你自己的生活,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半都在做什么,加深对半时的认识。

完成小英的作息表。

2.游戏活动。

师:教师说出几个时间,让学生用钟表学具拨一拨。

师:同桌合作,一个说时刻,另一个拨出来,相互交换。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钟表,知道了时间是很宝贵的,希望小朋友们像明明一样做一个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五、拓展创新。

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六。

一年级数学《5以内的加法》教案设计

3、各种图片每人一张。

一、老师示范。

1、老师拿出红气球3只,说:“小朋友,你们看我手上有多少个气球啊?”(答:3个)。

“刚刚我又买2只兰色气球,现在我一共有几个气球啊?”(答:5个)。

“你们真聪明,那么现在有谁可以照着我说的样子说一遍?”(指导幼儿模仿老师的叙述,初步学习描述应用题。)。

2、老师再拿出4个男娃娃说:“我这里有4个男娃娃,小明又送了我1个女娃娃,那你们知道我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娃娃吗?”(请小朋友回答,表扬答的好的,鼓励答的不好的。)。

“刚刚几位小朋友已经学着我的样字说了一遍,现在还有谁想试一试的?看看谁编的最有趣?”(指导鼓励幼儿编题,肯定幼儿编的好。)。

提出新要求:“刚刚你们都编的很好,可是现在呀,我们编题的小朋友不要告诉别的小朋友你有多少个娃娃,考考他们,好吗?”(老师示范一次。)。

3、每个幼儿都发一张图片,让幼儿根据内容编应用题。“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图片,看看上面有什么,有多少个,想想应该怎样提出问题,每人编一道加法题考考旁边的小朋友。(老师巡视,检查幼儿是否学会,纠正错误的,鼓励正确的。)。

在活动中我采用挂图作为教具,在此过程中还进行多重游戏亦配合这次教学活动,所以幼儿很容易产生兴趣。而且整个活动都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整个活动幼儿都精神饱满,而且也充分的体现了纲要的精神————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学习自编5以内口头加法数学应用题,在这样的游戏环节中幼儿不仅掌握了5以内加法应用题的自编,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的意识。

通过今天的活动,让我体会到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幼儿创设了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我发现在活动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活动中试着让幼儿自己创编应用题,细节方面处理的不够经验。我想针对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引导孩子们去丰富。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教科书62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材简析:

本课教学是学生基本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对于整十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会相对容易些。新授内容的计算方法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是以“十”为计数单位的,运用旧知迁移,直观操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便于学生形成口算技能,也是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奠定扎实基础。

教学问题诊断:

可能会有教师提出:对于单元主题图在第一课时是否有必要进行认识,分析?

单元主题图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提供一条主线下的各种情境图,为各课时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既有生活中情境再现,体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也有知识间层次推进,从编排上来看:(发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写大字)两位数加、减;(剪五角星)理解小括号的意义,都离不开情境的支撑。单元主题图的认识是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学生学习数学提高兴激发探究欲望。整体情境内容与第一课时关联不大。放在第一课时进行认识既有生活情境的素材支撑,也为后面课时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的算法和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学习找准生长点。

(课件出示)。

(一)说一说。

1.10、20、30、()、

2.80里面有()个十,()个十是50。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二)拨一拨。

1.拨出8,1个1个地拨,拨到10,再10个10个地拨,拨到40.。

2.先拨出20,再20个20个拨,拨到80。

3.先拨到60,十位上拨去一个珠子是几十,再拨去一个是几十。

(三)算一算。(让学生做在练习卡上)。

3+5=2+7=5+4。

30+5=20+7=50+4=。

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轮流汇报结果,教师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

三道复习题,对数的组成,数数、拨数、计算等知识的回顾,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对本课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中计数单位“十”的强化。计算题的复习则是通过计算比较,发现数位不相同两个数,计算时方法有所变化的意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立体图形》教案设计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工具。

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百宝袋中有什么?谁能按照形状分分类。

二、新授课:

1、根据学生分类,板书形状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我们来看一看、摸一摸、来感受一下这些不同的形状有什么特征。

(1)找一找学具中有没有和这些形状一样的,一起找一找有什么特点:

方法:

1、看一看每个面什么样子;。

2、摸一摸面有什么感觉,平的还是鼓鼓的;。

3、轻轻的推一推、滚一滚,那些能推动,那些能滚动,滚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长方体,每个面什么样的(长长方方的,每个面平平的)。

正方体,每个面什么样的(正正方方的,每个面平平的)。

圆柱,面什么样的(两个面是平平的,一个面是鼓鼓的,可以滚动)。

球,什么样子,(圆乎乎的,可以滚动)。

3、玩游戏,小组比赛。

教师说名称,学生分三组,每组一次拍一个代表来比赛,教师先说名称,学生在实物袋子中,找出相应的形状的物体展示,然后教师说特点,让学生拿出来相应形状展示,分小组评比,对的画五角星展示评比结果。(小黑板粘贴展示评比结果)。

4、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演示各种图形实物和相应的画出来的图形。

5、小组拼一拼摆一摆,

问题一: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能摆成什么形状?

问题二:4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能摆成什么形状?

问题三:书上35页做一做。

6、课堂练习:书上37页1、2题。

7、作业,下课和同学们找一找教师中哪些是我们今天学到的形状。

回家和父母说一说,找一找家中那些是我们今天学到的形状。

一年级数学《10的认识》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100以内加减法

教学目的: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和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3、对简单的几何形体进行分类。

4、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二、探索。

1、教学例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出示教具。

问:能将这些物体分成两堆吗?

学生上台分。

(2)讨论:他门是按什麽形状分的?

(3)你知道他们是什麽形状?板书:长方体,正方体。

(4)老师画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

(5)联系实际,巩固认识。

你们带的里面有没有长方体,正方体?

生活中还有那些是长方体?正方体?

(6)课堂活动1。

学生先说每个图形的名称,在连线。

(7)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看一看,摸一摸,问:你如何辨认他们?

(8)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

2、教学例2。

(1)出示例2教具,学生分成两堆。

(2)讨论:他们按什麽分类的'?

(3)他们是什麽形状?板书:圆柱体,球。

(4)老师画圆柱体和球。

联系实际,巩固认识。

你们有圆柱体吗?有球吗?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圆柱体,球?

(5)再观察圆柱体,求的形状,

3、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麽?

三、课堂活动。

练习七1、3。

课后记。

第3课时。

教学内容:59页,例3,练习七2、4、5。

教学目的:

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求。

2、利用这些物体搭积木。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根据不同的形状,搭出不同的积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长方体,正方体,求和圆柱体。

学生辨认。

2、分小组,把带来的物体分类。

3、用橡皮泥做这些物体。

二、教学例3。

1、老师:我们手中有各种各样的物品,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来塔各种物体。

2、老师示范。

3、分小组活动。

4、全班展示。

三、课堂活动。

1、60页2。

2、61页4。

(1)猜用几个小的正方体可以把一个大的正方体。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课后记:

认识几和第几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1、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2、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新知。

(出示排队买票图)。

谈话:(1)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

(2)请小朋友数一数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几?不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

(3)反过来,排在第2的是谁?排在第5的是谁?这里的第2指的是几个人?第5指的是几个人?指出:这里的第2、第5不是2个人和5个人,而是指排在第2个或第5个的那个人。

(4)看了图你还可以说出什么?(自己轻声说,说后交流)。

适当提示,如排在前3个的是哪几人,后4个的是哪几人,谁排在第4……。

二、进一步感悟新知。

1、“想想做做”第3题。

讲述: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听说山那边有场精彩的比赛,正兴高采烈地去看比赛呢!

(1)教师读题后学生口答。

提问:哪条路是上山的路?哪条路是下山的路?

上山的动物有哪些?(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熊)。

谁第一?谁第二?

下山的动物有哪些?(老鼠、松鼠、小猪、狐狸)。

(2)除了这几个问题外,还想到了什么?

2、“想想做做”第4题。

提问:山那边在举行什么比赛啊?从图上你能说出什么呢?(小组讨论)。

每个小动物开的是几号车?最前面的是几号车?最后面的是几号车?

(书上的问题)4号车前面有几辆车?分别是哪几辆?后面呢?

追问:刚才说的前3名和第3名一样吗?为什么?

3、小结。

“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表示位置。

三、巩固深化。

1、摆一摆。

教师口述,学生摆放。

摆5个正方形,从左数起第3个换成圆片,从右数起第3个换成长方形。

2、涂一涂。

(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同桌相互说一说:4个和第4个有什么不同?

[这一环节是对前面新知感悟的检验,对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教师及时进行辅导。]。

四、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2题。

(1)讲述:小男孩住在第几层呢,你是怎么数的?(同桌讨论后交流)。

指出:一般楼房的第几层,是从下往上数的。

(2)哪只猴子比较特别?它是第几只猴子,你是怎么数的?(同桌说一说)。

交流:可以从上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从下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2、你能说一句带有几和第几的话吗?在我们身边找一找!

引导:自己的座位是几排几座,点赞墙的排名,自家住房是几楼几室等等。

五、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安排学生相互说一说,再交流。

[总评]。

本堂课分三步走:由买票情境图的初步感知,再感悟,最后是动手操作的深化巩固,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层次很清晰。在拓展应用中注意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知识的魅力。练习中,采用了同桌互说、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表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总之,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

相关推荐

  •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目标和实施要求。请大家认真阅读以下这些教学计划示例,希望能给您的教学工作带来启示。1、在用七巧板拼三角形的过程中,进一

  •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范文(19篇)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帮助。人教版《义务教

  • 亿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模板17篇)

    教学计划应该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方便教师进行教学调整和评价。接下来是一些教学计划的精选范例,它们包含了各个学科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苏教版课程标准

  • 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模板16篇)

    教学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教学用具、资料和设备,需要在教案中准备好。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一年级教师分享的一些教案,希望对大家的备课工作有所帮助。

  • 认识负数数学教案设计(通用19篇)

    教学工作计划需要经过不断的反思和调整,以适应教学实际情况的变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1.《正数和负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 小学数学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案(优秀21篇)

    优秀的小学教案应当具备清晰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步骤和鼓励学生思考的设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小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和学习。[设计意图]通过“猜价格”的

  •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设计(模板20篇)

    一年级教案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兴趣,为其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小编精心为大家准备了一份一年级教案参考资料,请大家查阅。《认识人民币》这部分

  •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20篇)

    一个好的教学计划应该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为中心,以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合理选择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教学计划案

  •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例教案(专业14篇)

    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编写三年级教案是教师的基本任务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的备课工作有所启发。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

  • 小班教案以内的数数(专业18篇)

    在小班教案中,教师需要考虑小班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小班教案范文,希望能对教师们有所启发。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

  •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模板18篇)

    教学计划还可以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提高教学能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阅读下面这些优秀的教学计划,相信会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

  • 小学四年级数学大数的认识教案(专业14篇)

    四年级语文教案是教师在教授语文课程时,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学科特点和学习目标所编写的教学指导材料。以下是一些四年级课堂教学的范例,供教师们在备课时参考和借鉴。

  •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教学设计(专业15篇)

    教学计划应该包括明确的学习目标,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以及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以下是一份值得借鉴的教学计划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

  •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汇总22篇)

    教学工作计划还可以被用作教学评估的依据,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改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教学目标: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

  • 亿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专业15篇)

    教学计划的定期评估和调整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步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学计划范本,希望可以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教学内容:教材第73—74页教

  • 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专业21篇)

    教案编写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下面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一年级教案,供大家共享和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