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微课教案设计意图文案(专业22篇)

教案作为教师的工作成果,能够反映教师的思考和努力,对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我整理了一些六年级教案的典型范例,希望能够为大家的教案编写提供一些灵感。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教材第9页例5、练一练,练习二第5~9题。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柱的体积,学会计算圆柱形容器的容积,井能应用于实际求出所容物体的重量。

计算圆柱形容器的容积。

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4分米;

(2)底面半径2厘米,高2厘米;

(3)底面直径2分米,高3分米。

追问:圆柱的体积是怎样计算的?(板书:v=sh)

提问:什么是容积?它与物体的体积有什么区别?我们是按什么方法计算容积的?

我们已经学习过圆柱的体积计算,知道了容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这节课,就在计算圆柱体积的基础上,学习圆柱的容积计算。(板书课题)

出示例5,读题。提问:这道题求什么?你能计算它的容积吗?请大家仔细看一下题目,解答这道题还要注意些什么?(统一单位或改写体积单位,取近似数)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明每一步求的什么,怎样求的。同时注意是怎样统一单位和取近似值的。

1.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题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2.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结合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口答练习二第6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提问:第(1)题怎样想?求出了容积怎样求第(2)题?为什么?

4.做练习二第9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算式或方程,并让学生说既怎样想的。

课堂作业:练习二第7、8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第5、6题。

二年级数学课教案设计意图模板

1、在认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2、让学生在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教法教具教法:讲解法。

教具:图片。

课时安排第三课时。

教学环节、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境导入。

二、探究新知。

除了这些表示方向的词,你还知道哪些方位词?(东、南、西、北)。

以我们学校为中心,说说它的东、南、西、北方分别是什么地方?(随机板书:东、南、西、北)。

1、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学校的位置没变,怎么一会在西北面,一会儿在东南面?

2、辨认方向。

先在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填写最后再集体交流,鼓励多种方法。

学生回答。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再次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由于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所以就产生不同的方向。

先在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填写最后再集体交流。

三、加强运用,内化新知。

四、全课总结。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六年级数学顶尖教案文案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将担任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也得到初步提升,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特别是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从上学期的教学中,发现有以下问题: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少有学生具有课外阅读相关数学书籍的习惯,没有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

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

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7章:三角形;。

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习平行线的有关知识,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学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几何作图能力。过程方法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存在的关联,学会总结规律。初步建立方程思想,学会使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态度情感目标:认识生活,感知生活,领悟数学是为生活服务。

四、教研工作。

认真学习业务理论,并做好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一切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习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反思,每周写出一至两个教学反思,真正体会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自己。每周及时上传四个教案和四个课时作业。认真做到备学生。每周整理出一个精品教案,及时上传。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积极利用和制作课件,提高自己电化教学能力。

五、注意事项。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教法要灵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给学生留出相应思考余地,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急着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上?

8.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六、课时安排(教学进度)。

第一周5.1相交线。

第二周5.2平行线。

第三周5.3平行线性质5.4平移。

第四周数学活动,小结与单元检测活动。

第五周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第六周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7.3多边形及其内角。

第七周7.4镶嵌活动小结期中考试。

第八周8.1二元一次方程组8.2消元五。

第九周8.3再探实际问题和三元一次方程组。

第十周小结与检测。

第十一周9.1不等式9.2探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十二周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9.4课题学习。

第十三周小结与检测。

第十四周10.1统计调查。

第十五周10.2直方图10.3课题学习。

第十六周进行复习。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设计

1、统计的意义。

提问:在小学里,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

为什么要做统计工作?

2、引入课题。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里,经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研究问题,这样就需要进行统计。在统计时,又经常要用统计表、统计图,并且常常进行平均数的计算。今天我们开始复习简单的统计,这节课先复习统计表和统计图。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统计表、统计图,提高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的能力,认识统计图的特征、作用,能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

1、让学生看第119页前两行。

提问:怎样才能制出一张统计表?

2、做练一练第1题。

请同学们看第1题。大家把收集的原始数据分类整理,制成统计表。

学生填表后集体校正。

现在请同学们按表下面的要求分析表里的数据,把结果填在()里。

指名口答分析结果。

提问:从表里还可以看出哪些问题?

3、做练习二十三第1、2题。

让学生把练习二十三第1、2题做在课本上。

(1)口答校对第1题。

(2)出示第2题表格。

让学生口答结果,老师板书,结果让学生说说每个数据是怎样得出的。

1、说明:在进行统计时,除了用统计表,还经常要用统计图。

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有时要用统计图?

说明:为了把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得形象具体,便于比较和研究,有时还需要把收集到的数据制成统计图。

提问:我们学习过哪几种统计图?

2、出示:练一练第2题两个统计图。

(1)提问:这两个统计图各是什么统计图?

(2)说明:这是练一练第2题的两个统计图。从题里可以知道,这两个不同的'统计图都表示了某厂两个车间全年产值的统计数量。

提问: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数量的?

折线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数量及数量变化的?

(3)让学生口答第2题的两个问题。

你认为统计时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怎样的作用?

3、做练习二十三第3、4题。

(1)让学生做第3、4题,完成在课本上。

(2)让学生口答第3题,集体订正,并说说百分率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你还能想到哪些问题?

(3)让学生口答第4题,集体订正,并说说百分率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你还能想到哪些问题?

这节课复习了统计表和统计图,你认为要怎样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

统计时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怎样的作用?

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三第5、6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十三第7题。

教学后记:

六年级数学微课教案设计意图文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119页总复习第6、7题。

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意义,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

2.熟练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百分数问题,理解百分数问题的结构特征,归纳百分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百分数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归纳知识,形成体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有,只要我们留心它,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

1.投影出示下面一段文字:

湖南汩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率低得令人咋舌。10年前初中是2.5%,小学是0.02%,现在小学连续10年的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流失率始终控制0.2%,近三年的数字是0.18%,0.17%和0.15%.

2.学生阅读文字,感知其中百分数。

3.从上面一段文字中你能发现什么?

从上面的百分数中中以看出汩罗义务教育实施情况非常理想;运用百分数很能够直观;百分数在实际应用中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百分之几。

二、复习百分率的知识。

1.师:看来,百分数的作用还真不小。你能理解上文中百分率的意思吗?

学生尝试理解流失率、入学率、巩固率的意思,教师指正。

2.复习已学过的一些百分率的计算公式。

3.学习理解烘干率和含水率。

完成教材第119页总复习第6题。

学生自学理解烘干率和含水率的意思,然后说一说,议一议。

烘干率=烘干后的重量/烘前的重量×100%。

含水率=(烘前的重量-烘干后的重量)/烘前的质量×100%。

学生试求烘干率和含水率,然后集体订正。

三、复习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

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2.求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百分数的一般问题。现在大家回顾已学知识,把你掌握的方法告诉小组的成员。

分组讨论,交流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

解决百分数的问题可以依照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

在分析问题时,可以先画线段图加深理解,判断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找对应关系,写数量关系式。

根据百分数题型结构特征确定解法。

多(少)的数/另一个数=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一个数×(1+几%)=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

综合问题结合实际来解答。

四、应用练习。

1.完成总复习第7题。

学生试做,指名板演。

方法一:(2622—2476)÷2476=146÷2476≈5.9%。

方法二:2622/2476-1≈1.059-1≈5.9%。

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思路方法。

2.完成练习二十七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各自的思路.

3.完成练习二十七第14、15题。

教师:九折是什么意思?

利息怎样计算?本息又是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在班上交流。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百分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1)百分率=()/()×100%。

(2)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多(少)的数/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3)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一个数×(1+n%)=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

(4)售价×几折=实付钱数。

收入×税率=应纳税额。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二年级数学课教案设计意图模板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能力。

2、学会运用平均分。

3、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4、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5、初步认识“平均分”

6、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7、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各种食物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二)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三)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写下板书:平均分。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四)学习平均分。

1、教学例2:把10个卡片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五)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六、教学结束: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请同学们写出来。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文案

style="color:#125b86">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践活动,理解圆柱体体积的含义。

2、经历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会求圆柱的体积。

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

圆柱体积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谈话引入。

最近我们认识了圆柱和圆锥,还学会了计算圆柱的表面积。现在请看老师的这个圆柱形杯子和这个圆柱比较,谁大?这里所说的大小实际是指它们的什么?(生答)。

2、提出问题:什么叫体积?我们学过那些图形的体积?怎么算的?(生答师随之板书)。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柱的体积。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认识圆柱体积的意义。

圆柱的体积到底是指什么?谁能举例说呢?

(二)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1、我们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圆柱体的体积跟什么有关呢?你会有怎样的猜想?(小组内说说)。

2、回忆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3、教具演示。

(1)取圆柱体模型。

(2)将圆柱体切成两半。

(3)分别将两半均分成若干小块。

(4)动手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三)归纳公式。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板书:v=sh)。

三、巩固新知。

1、这个杯子的底面半径为6厘米,高为1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审题。提问:你能独立完成这题吗?指名一同学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现在这个杯子装了2/3的水,装了多少水呢?

2、完成“试一试”

3、“跳一跳”:统一直柱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五、布置作业。

练一练1-5题。

六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文案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百分数统计表的结构及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数据计算与表格填写。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通过制统计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讲述练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这节课我们进行巩固练习。

2.复习。

让学生观察教材52页例1统计表提问:制一张合格的统计表的步骤是什么?(要求边看书边讨论,然后回答)。

制复式统计表的步骤:

(1)设计“表头”

(2)定纵横栏目各需几格。

(3)画表。

(4)填写数据(包括总计、合计)。

(5)写上名称、制表日期

3.巩固练习。

在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出示练习十七第3题。

方法:指导做题,让学生研究后再制表。

(1)提问:“各年级”和“全年级”各表示什么意思?

(2)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结合题目说一说制表的步骤。

4.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

方法: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回答第二季度合计数填写的位置,全班齐练。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4题。

方法: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弄清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准确计算。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差后,发现普通的问题要统一纠正。

5.深化练习。

练习十一第6题,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试做。

教师引导,表中各班占总数的百分几中的总数指的是谁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又是什么意思?学生试做后讲评。

6.全课总结。

有关统计部分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因此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同学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7.作业(补充)。

(1)请把下面统计表填写完整。

双林衬衫厂去年各季度生产情况统计表1993年1月。

(2)填表。根据统计要求将下表填写完整。

东方小学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设计

1、使学生加深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能根据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统计图,明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作用,能在看懂统计图内容的基础上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练一练第2题的两张统计图。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设计文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烬、渣、滓”。.能区别音同或音近的字;能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2、阅读课文,了解灰尘的大小和来源,知道灰尘在人类的生活中弊大于利。

3、能查找资料或根据平时积累的知识,说说保护环境,预防沙尘暴的方法。

4、意识到保护环境是摆在我们人类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灰尘的大小和来源,知道灰尘在人类的生活中弊大于利。能查找资料或根据平时积累的知识,说说保护环境,预防沙尘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师:清晨,当一束阳光照到室内时,你就会看见光亮里有无数个小颗粒在东碰西撞,到处游荡。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是呀,这就是空气中的灰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作者把空气中的灰尘比作是流浪汉,非常有趣。

2、板书课题:空气中的“流浪汉”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自学建议: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想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灰尘的哪些内容?

2、交流,反馈,出示:

游荡灰烬渣滓呛人嘶哑摩擦烟囱捕捉漫天飞舞。

3、指名学生朗读,找出这里平舌音的字,再读一读。

4、接龙读课文,思考:想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灰尘的哪些内容?

5、交流,板书:灰尘的大小。

灰尘的来源。

灰尘的用处。

灰尘的坏处。

管教灰尘。

三、细读课文,了解灰尘的大小和来源,知道灰尘在人类的生活中弊大于利。

1、轻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节分别写了这些内容?

2、交流:第二节写了大小和来源,第三节写了用处,第四节写了坏处,第五、六节写了管教灰尘。

3、这么多有关灰尘的内容,你最想先来学习了解哪方面?

(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随机学习课文)。

4、学习第二节:指名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灰尘很小)。

5、作者是怎样把灰尘小写具体的?找出有关的句子。出示:灰尘很小,一千颗灰尘紧挨着排成队,也只有一厘米长。

6、指名读,想想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具体的?(数据说明)。

7、练一练:照以上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天气很冷。

姚明个子很高。

8、你还了解了什么?(灰尘的来源)。

请学生来介绍一下。

齐读。

9、学习第三、四节,说说灰尘给人类带来的用处和害处。

10、指名读五、六节。

11、交流,板书:吸尘器。

植树造林。

12、师:是啊,保护环境是摆在我们人类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特别是近年来,沙尘暴困扰着我们的生活,该如何管教它呢?请你们四人小组来讨论、策划一下。

四、知识能力的迁移。

1、四人小组讨论策划防沙尘暴的计划,可结合课前查找到的资料。

2、交流。

五、课后完成练习1。

六年级数学复习应用题教案设计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加深认识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提高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比的认识,沟通比与分数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应用比的知识解答有关应用题。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比的认识,沟通比与分数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应用比的知识解答有关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一、 揭示课题

二、复习基本思路

三、对比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应用题,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加深认识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提高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1、口答列式

(1)78的1/3是多少?

(2)36的3/4是多少?

(3)4/7的1/2是多少?

提问: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怎样算?

2、根据下面的条件找出单位1的量,说出数量关系式。(见可件)

提问:从上面的练习中你发现在分数应用题里,基本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指出:解答分数应用题,要先找准单位1的数量,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用乘法的规律,单位1的.数量乘几分之几,就等于几分之几对应的数量。这是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1、做复习第11题

2、做复习第13题

3、做复习第14题

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提问:这两题都是比的知识的应用题,为什么列式不一样?

复习题9、12、13题

教学气氛好,同学们的表现欲强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案设计》教案

教学重点:

能准确描述平移,旋转,轴对称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利用所学知识设计漂亮的图案。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学具花瓣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欣赏奥运会会徽,提问与之相关的常识;上网浏览部分历届奥运会会徽,思考这些图案的设计各有什么特点并交流感受。

二、合作探究、自主探索。

1.引导学生分析花瓣图案是如何由简单图形a经过图形变换得到的,

2.操作演示。

(1)演示四花瓣的作图过程,教师讲授四花瓣图案形成的基本知识;。

(2)学生自主学习具体的操作步骤;注意将语言叙述完整,括号中是几个关键词。

小结:图案的设计可能是一种方法的连续使用,也可能是几种方法的组合使用。

3、合作探究书本37页(2),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演示让学生搞清做图的方法和关键。

三、尝试创作。

2.请用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直线、射线、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圆弧等),为班级“学习专栏”设计一幅题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报头图案3作品互评展示学生所画的图案,就创意和构图进行自评和他评。

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设计

p1、2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

1.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点、线、面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的能力及归纳的能力。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具和学具。

1课时。

一、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1.教学例1。

(1)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学生交流。

(2)教师出示长方体教具。

长方体有几个面?分别是哪几个面?

每个人在自己的座位上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学生交流自己所看到的结果。

教师指出:因为我们最多只能看见它的三个面,所以在画长方体的时候一般画三个面。

教师指导学生画长方体的立体图,并介绍它的棱与顶点,学生和教师一起操作。

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每个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去认识一下,并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及时板书。

顶点:8个。

棱:12条,分三组,每组的长度相等。

面:6个,相对面的形状完全一样。

学生对照自己的教具再说说长方体的点、线、面的特征。

教师进一步介绍学生认识长、宽、高并板在图中板书。

2.完成相应的练一练。

3.完成练习三的第1题。

学生直接在小组里交流。

二、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1.教学例2。

让学生模仿例1的学习方法,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去研究一下正方体的特征。

(2)交流学习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比较长、正方体的特征的异同。

学生根据板书,结合立体图形,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用集合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2.完成相应的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

指名学生口答,集体评讲。

2.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

(1)学生观察后判断哪个是长方体?哪个是正方体?

(2)学生直接口答。

(3)重点说说其余的几个面是否完全相同?

3.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

让学生先分别指出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哪条线段,然后说。

说各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

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设计

p26内容。

1.通过活动,积累由特殊到一般寻找数学规律的数学经验。

2.进一步培养用分类计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力。

找出小正方体涂色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的规律。

一面、两面、三面涂色小正方体个数以及它所在位置的规律。

27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1课时。

一、引入新课。

看来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位置是确定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跟表面涂色有关的正方体的计数问题。

板书:分类计数。

课件出示问题:

把一个表面都涂上颜色的正方体木块,切成64块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

(1)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2)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3)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二、探究正方体中表面涂色的小正方体。

(一)棱长为4的正方体。

提问: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处在什么位置上的小正方体才会是三面涂色的?(课件显示)闭上眼睛想一想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什么位置。

提问: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处在什么位置?(课件显示)。

这个数据可以通过怎样的计算获得?

引导:将大正方体剥去“表皮”,剩下的是什么样子?

指出:六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中间。

两种算法:64—8—24—24=8(个),2×2x2=8(个)。

操作教具,验证学生的发现:

(1)将处在顶层的4个顶点上的4个小正方体从教具中取下,让学生见证“三面涂色”。

(3)取出其中一面涂色的小正厅体,让学生明确计算方法,见证“一面涂色”。(4)呈现“六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由8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棱长为2的正方体)。

(5)将最底层的小正方体按类归位,验证计数的结果及计算方法。

要求:将正方体的棱长各种正方体的个数及计算方法填在活动记录表。

引导:计算所需的数据与原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关系?

(二)棱长为3的正方体。

学生自主完成,将探究结果填在活动记录表。完成后指名汇报交流。

(三)棱长分别为5、6的正方体。

学生自主完成,将探究结果填在活动记录表,并在小组内交流。

投影呈现学生的活动记录结果,通过课件呈现实物加以验证。引导学生初步发现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一般规律。

(四)棱长为a的正方体。

(五)延伸思考。

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圆的认识

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圆的特征的进一步体会

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研究各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

纸片(圆形,方形,椭圆形)

电化教具

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知识回顾

1、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圆?

2、按下列要求画圆:(在平面上固定一个点a)

(1)以点a为圆心画一个圆;

(2)画一个圆,使所画的圆经过这个点a;

(3)画一个圆,使a点为圆心,半径为2厘米。

3、举出生活中看到圆的例子。(从车轮是圆形的引入新课)

二、新课探究

1、问题: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2、小组讨论探究策略(引导学生想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如果做成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又会是什么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是研究几种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的不同)

3、学生动手探究(用准备好的纸片试一试),把各种图形的中心点的运动轨迹想办法描出来。

4、小组内讨论交流,准备好发言,在全班交流

由于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圆心)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坐在车上的人或放在车内的物就很平稳;而正方形、椭圆形等由于上面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不一样,这样在运动中,中心点运动的线路就不是一条直线,如果人坐在这样的车上会感觉到颠簸。

三、观看动画,进一步体会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本质: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都相等,而其它图形不具有这个特点。

四、拓展应用

要重视让学生动手写的练习。可先让一些学生说,其他人补充。

五、课后延伸

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圆,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释。

进一步体会圆的特征

要使学生明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应从哪方面入手,最基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探究车轮做成圆会是什么情况,做成其它形状又是什么情况,这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就能得出结论了。

观看动画,进一步加深印象。

学以致用,体验成功。

圆的认识(一)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

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学生掌握得较好,能体会和解释这些与圆有关的现象。

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圆柱和圆锥

1、通过对圆柱和圆锥知识的复习,进一步熟练解答基本的数学问题。

2、通过猜想、估算、验证等数学活动,应用圆柱圆锥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灵活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体和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师:还记得哪些与圆柱圆锥有联系的计算公式?

生:回答相联系的数学公式。

师:到底同学们的掌握情况怎样呢?我们一起来做个抢答练习好吗?

生:回忆基本知识。

1、抢答练习,请说出你的思考过程。

(1)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12.56米,求它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抢答,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板书。

2、解决数学问题:

(1) 出示一圆柱图

师:看到这个圆柱体,你能提出哪些有关圆柱、圆锥的数学问题?怎样解答?

竞赛的形式来解决,竞赛要求:

1、时间3分钟。

2、请把问题、列式和结果写下来。比一比看谁的问题最多、列式和结果最正确。

(1) 学生独立完成;

(2) 同桌互查;

(3) 学生汇报;

(半径是多少?周长是多少?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多少?底面积是多少?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多少?剩余的部分是多少?)

(4)如果出现问题下面改正。

最佳设计方案。

有一张长方形的铁板长9.42米,宽6.28米。请你设计出一种就地围装粮食最多的方案。(接口忽略不计)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小组成员汇报方案。

师:如果每立方米可装粮食400千克,能算出最佳方案中大约可装多少粮食吗?

师:刚才同学们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猜想、验证、合作、估算中,老师很高兴。哪些同学可以得到仓库保管员的应聘书呢?请来谈一谈你现在的.心情及感受。

课前思考:

潘老师设计的本课时教案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与以往的复习课有所不同,重在将所学知识以竞赛的形式进行系统复习,估计这样的形式会让学生对复习产生一些兴趣。

因为这一单元涉及到的知识较多,而且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也都比较复杂,所以我们在复习时还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

下面补充这样几题:

市民广场砌了一个圆柱形的喷水池,从里面量水池的底面半径是5米,深1.2米。

1.

(1)这个水池占地多少平方米?

(2)要在这个水池的四周和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3)这个水池装满水,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

(4)在池口围一圈栏杆,栏杆长多少米?

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圆的认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7页圆的认识二。

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特征。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1、圆的特征。

2、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1、三角尺、直尺、圆规。

2、教学课件。

教 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1、折一折。

每人准备一个圆,请同学们想办法找出圆心。

2、小组活动:剪几个圆,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

3、汇报:沿着任意一条直径对折,都能完全重合。

4、小结: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可以表示为d=2rr=d/2。

1、说一说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正方形:4条

长方形:2条

等腰三角形:1条

等边三角形:3条

圆:无数条

2、要求学生剪出书本第7页做一做的三幅图,沿中心点a转动,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1、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2、练一练第二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3、练一练第三题。

学生画出对称轴,集体交流。

4、练一练第四题。

学生实际测量,集体交流。

5、练一练第五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使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的特征,以及圆的轴对称性和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引导学生整理已学过的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图形的旋转对称性,以及圆是一个任意旋转对称图形。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在掌握圆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圆,知道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而且有无数条对称轴。

存在问题:对于画对称轴,学生掌握得层次不齐。需要进一步练习巩固!

六年级数学全册教案设计

1.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根据所给的长方形的特征判断它们能否组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立体观念。

认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认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剪刀。

一、复习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能对着模型再来介绍一下?

指名说说,全班交流补充。

二、探究新知。

(1)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进行学习。

出示正方体纸盒:

你能够沿着这个正方体的棱把这个正方体纸盒剪开吗?

要求:剪的时候要沿着棱剪,并且各个面要互相联在一起。

学生尝试操作。

小组里交流。

(2)这个长方体纸盒你也能够沿着棱把它剪开吗?

学生独立操作。

看看长方体的展开图,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追问:你能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吗?

(3)完成练一练第1题。

标注完后引导学生具体说说思考的过程。

(4)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再动手操作进行验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6题。

学生小组交流,独立操作验证。

2.完成练习一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3.学有余力时可完成思考题。

让学生通过操作逐步掌握其中的规律。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今天学习的内容什么是重点?

五、作业。

1.练习一第5、8、9题。

2.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纸盒。

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本节课的目标定位是:

1.体验平均分;初步理解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

一、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1.说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学的一半。

(2)一组同学的一半。

(3)一个圆的一半。

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0表示、一组同学的一半是用5人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圆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来表示。

4.折一折: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二、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吗?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

(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

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3.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

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

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这时教师也不表态)。

4.故事:

猪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于是派孙悟空去找。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孙悟空说:“我吃西瓜的二分之一。”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点,听了高兴极了,说:”我可要吃八分之一。”学生这时候就议论纷纷了,到底谁吃的多呢?这下大部分同学认为孙悟空吃的多,因为他吃了西瓜的一半;一些认为猪八戒吃得多。

课件演示:分西瓜(通过直观演示:大家一致认为八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小。并且学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5.回到折纸时的分数比较,1/8和1/32的比较,这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原来不能直接用32与8的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认识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六年级数学《认识百分数》教案设计

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实世界为百分数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例1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第一层次,呈现学校篮球队3名队员在投篮练习中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的统计表,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表中分数的大小作出判断。

第二层次,将表中的几个分数分别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初步体会百分数的特点和作用。

第三层次,在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揭示百分数的概念,介绍百分数的读、写方法。在试一试与练习中进一步完善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初步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百分率,为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积累经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反站数感。

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中引发认知冲突。

2、出示表格。

学生各抒己见,最后统一看法:求出每个人投中次数分别占各自投篮总次数的几分之几(投中的比率)。

二、问题中引出概念。

1、求三个人投中的比率,全班交流,再次引发冲突。

三个比率不好比较,可以把它们通分,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后,再比较。得出结果:张小华的.投中比率最高。

2、理解投中比率的含义。

表示李星明投中次数占他头来看总次数的;即表示投中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百分之几。分别说出其含义。

3、引出概念。

像这三个分数一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如投中率可以看成投中次数与投篮总次数的比是64:100。

指名将另两个百分数改写成比的形式。

4、学习百分数的读写法(略)。

三、沟通联系,加深理解。

1、试一试。

(1)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回答。

把()人数看作单位1,男生人数相当于女生人数的。

指名回答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男生与女生人数的几比几?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100。

(2)六(1)班的近视率是20℅,回答。

近视率的含义是什么,()人数占()的百分之二十。

小结:百分数的本质是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因此把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是合适的。

2、练一练第1题。

交流,并具体说一说某个百分数表示的实际含义。

明确:百分数可以表示一个整体中的部分与这个整体的关系。

3、说说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百分数,并说说这些百分数的含义。

4、练习十九第1题。

读一读,并说出每个百分数的含义。

5、练习十九第3题。

回答:分母是一百的分数都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吗?学生试着判断,并说明理由。

明确: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不用来表示某个具体数量。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后面不带单位名称,而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在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时,分数后面可以带单位名称。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一个人的收获不仅来自于1%的灵感,更重要的来自于99%的汗水,如果每一节课同学们都能有一点收获,日积月累你们100%会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出示:成功=99%的汗水+1%的灵感。

教师:你能用百分数来描述你这节课的感受吗?

六年级数学比的教案文案

难点:对所涉时关键:懂得利率、保险费率和税率的意义。

间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常用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实际应用作好准备。

学习目标。

1、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导学策略。

尝试教学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幻灯片、小黑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师:你收到过压岁钱吗?你是怎样支配的?

(如果学生没有提到银行,则由教师引导揭题)。

二、探究新知。

1、利息。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银行,解决银行中与我们有联系的数学问题。

师:你了解银行的一些什么知识?

师根据生口答进行板书。

师:我们该怎样计算利息?你能用一个公式表示吗?(师板书)。

2、利息税。

从1999年11月1日起,个人在银行存款所得利息应按20%纳税,这就是利息税。国家将这部分税收用于社会福利事业。

算一算陈杰1年、2年、5年各应缴多少利息税?

3、自学例题。

4、巩固练习。

(1)小调查:先让学生做调查,然后思考存两年有多少种存法?估计一下哪种存法的利息多,再实际计算。最后全班交流。

(2)练一练1--3。

5、总结:你这节课有何收获?

6、作业。

学生做调查后算一算那种方法更合理。

教学反思。

这节课挺实用的所以教学效果教好。

课题百分数的应用(四)的练习课第8课时(总第21课时)。

六年级数学《认识百分数》教案设计

1.填一填。

(1)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占两数和的()%。

(2)用300颗种子做发芽试验,结果发芽的有294颗。这些种子的发芽率为()%。

(3)一种电脑原价6800元,现降价1700元,降价()%,现价是原价的()%。

2.只列算式,不计算。

六(1)班有男生20人,女生15人。

3.判一判。

(1)34吨的80%和800千克的75%一样重。()。

(2)用110粒种子做发芽实验,全部发芽,这些种子的发芽率是110%。()。

(3)数学考试的优秀率,是指不及格的人数占参加考试人数的百分之几。()。

4.东风小学六(1)班有50人,暑假期间同学们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如下表:

课外活动游泳舞蹈电子琴艺术活动。

人数(人)9121514。

算一算,参加游泳的占百分之几?参加艺术活动的占百分之几?

5.植树活动中,六(1)班同学一共植树60棵,其中有57棵成活,求这次植树活动中树的成活率。

相关推荐

  • 六年级语文课文教案设计(专业15篇)

    教案是教学过程中的路线图,帮助教师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时间。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六年级教案范文,相信对大家的教学工作会有所启发和帮助。

  •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专业22篇)

    六年级教案是教师备课的基本工具之一,它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六年级教案的编写需要兼顾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在编写六年级教案

  • 开学第一课的教案设计意图范文(22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教师结合学科基础和学生能力水平,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合理的安排。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课堂和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尝试不同画

  • 六年级数学微课教案设计意图文案(专业22篇)

    教案作为教师的工作成果,能够反映教师的思考和努力,对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我整理了一些六年级教案的典型范例,希望能够为大家的教案编写提供一些灵感。教材第9页例

  • 六年级数学微课教学设计(优质20篇)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以下是一些教学计划的优秀范本,它们经过实践检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 七年级语文老王教案设计意图(专业18篇)

    教学工作计划应该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避免过度压缩学生课业负担。请大家积极参与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和分享,共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本课预计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完成文学

  • 一年级数学微课教学设计范文(16篇)

    教学计划的编写不仅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特点,也需要结合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要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计划范本,希望

  •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意图范文(18篇)

    教学计划的编写过程需要注重前瞻性,即要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前制定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以下展示了一些优秀的教学计划实例,供大家学习借鉴,希望能给你的教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设计意图(优秀13篇)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它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鉴于一年级教学的特点,特别整理了一些适合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一、导入新课。1、同

  • 七年级语文秋天教案设计意图(专业23篇)

    教学工作计划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果你对编写教学工作计划感到迷茫,以下的范文会帮助你理清思路,希望能对你有所帮

  •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设计大全(22篇)

    六年级教案的编写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些六年级教案中寻找灵感,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1.在选择统计图

  •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意图范文(22篇)

    教学计划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接下来是一些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计划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借鉴和启示,提高教学质量。1、借助拼音把

  • 六年级语文微课教学设计(通用23篇)

    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以及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学计划在以下范文中得以体现,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借鉴。教学目标阅读作

  • 六年级数学微课教学设计大全(21篇)

    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以及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下面是一些教学计划示例,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三

  • 六年级数学微课教案设计意图文案(热门19篇)

    六年级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学科内容的连贯性和递进性,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下面是一些备受学生和家长好评的六年级教案,希望能够为大家的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 苏教版二年级的语文教案设计意图(专业16篇)

    二年级教案是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和教育理念的有益工具。下面是一些经过实际教学验证的二年级教案,希望能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一些实践的指导。教材分析:本文写了闻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