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师教案(模板24篇)

四年级教案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所编制的一种教学活动计划,它对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请大家仔细阅读教案范文,思考其中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师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查字典词典独立识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领会句子含义。

2.以较快的速度阅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文章的的主要内容,理清诗歌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难点:从人物的对话和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和性格,从大海的变化中去体会金鱼的变化。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提示课题。

1.有一个老渔夫的妻子,在一条金鱼的帮助下,从一个老太太变成了贵妇人,变成了女皇,但她还不满足。她到底想当什么?最后得到了什么?这就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童话叙事诗给我们叙述的故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适时板书课题: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看渔夫和金鱼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把课文浏览一遍,把不懂的字词画出来。

2.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先让会理解的同学解释,不能解释的查字典词典解决。

三、快速默读,把握内容。

1.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引导学生讨论:

(1)诗歌中的主要人物都有谁?除了写人之外还主要写了什么?

(主要人物是老渔夫——老头儿,老渔夫的妻子——老太太,除了这两个主要人物之外,还主要写了金鱼。)。

(2)诗歌叙述了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诗歌叙述了一位老渔夫的妻子贪得无厌,对金鱼的要求越来越高,最后仍然一无所获的故事。)。

四、抓住句子,理清顺序。

1.让学生在诗歌中找出描写老太婆提要求的句子。

2.学生讨论老太婆的具体要求,教师根据老太婆的要求依次板书。

4.引导学生概括诗歌的叙述顺序:课文开头简要介绍了人物及他们的身份,事情发生的地点,老渔夫打到一条金鱼的情况。然后按照老太婆对金鱼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顺序,记叙了事情的经过。

五、体会感情,朗读课文。

1.引导学生讨论:

(1)老太婆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贪得无厌、贪图享受)。

(2)老渔夫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软弱无能,对丑恶行为姑息、忍让)。

(3)大海的变化体现了谁的变化?(金鱼的变化,由开始时的报恩逐步到强烈不满,最后恢复了老太婆贫穷的原状。)。

(4)诗歌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谴责了老太婆,也批评了老渔夫,告诉人们,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

2.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师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精致”“情愿”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一讲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读、说、议中理解课的内容,体会故事蕴涵的做人处事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爷爷的敬佩和赞叹的思想感情。

2、启迪教育学生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并尽自己所能努力反民事情做得完美。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感悟课文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全班读课题。

2、教师导读:同学们,这篇课文围绕国王的宝碗讲了一件什么事?又将给我们是什么启示呢?请大家自读课文。

二、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围绕国王的宝碗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画出乌斯曼老爹说的话,并读一读。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读,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三、检查生字,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新词。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指名读—读,其他正音,教师再强调。字音:“曼”是前鼻音;“瓷”是平舌音;“拢”的声母址“|”字形:注意“陶”字的右边里面足“伍”;“傻”下中部分的撇和点不能丢,注意区别“意”和“竞”。

(2)教师再出示生字词语卡片,让学生在读中巩固。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通课文的情况。

3、指名说一说课文国王的宝碗讲厂—件什么事?(国王的宝碗不小心打碎了。他要求陶工们把碗补好,不然就绞死他们。陶工们只好请乌斯曼老爹帮忙,乌斯曼老爹用了—年时间研制出和国王的宝碗—样的碗,但却没有把这个秘密告诉国王和陶工们)。

(反馈白读的情况,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多边互动作用,交流学生的情况。重点认读生字,积累词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要点语,说一说,巩固对生字的认读和书写,整体温表感知课文内容。

四、理清条理,讲故事。

1、引导学生想—想事情的起因。

2、指名反馈。

起因:国王的宝碗不小心打碎了,他要求陶工们把碗补好,不然就绞死他们。

经过:陶工们只好请乌斯曼老爹帮忙,乌斯曼老答应他们用一年的时间试。

结果:一年后,乌斯曼老爹研制出—个和国王的宝碗一样的瓷碗。却不肯把方法告诉大家。加法尔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3、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这个故事说—说。

4、指名说一说这个故事。(在讲故事,让学生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训练学生说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乌斯曼老爹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这个问题。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乌斯曼老爹话的含义,从中悟出道理。

2、总结全文,明白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下列词语;。

精致观赏陶工浑身裂缝奇妙情愿沉默笑眯眯。

2、师导:今天,我们来看看乌斯曼老爹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二、理解句子、感悟道理。

1、师导:同学们,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乌斯曼老爹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2、指名反馈,教师引导,(乌斯曼老爹换给国王的宝碗并不是原来的那个,而是他自己重新做的)。

3.教师质疑:是呀,这只宝碗并不是补好的,而是重新做的。同学们,这只宝碗能修补的没有一点儿裂缝吗?(不可能)那乌斯曼老爹为什么要答应帮助陶工们呢?(指名反馈:因为如果他不答应,陶工们就必死无疑)。

4.教师出示句子,引导读一读。我们来看看乌斯曼老爹当初是怎么答应陶工的请求的。乌斯曼老爹想了想说:“到你们国王那儿去,让他给我一年期限,也许我能想出办法来。”

(1)教师:同学们,乌斯曼老爹真的是要用一年的时间去想修补宝碗的办法吗?(不是)。

(2)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你能想像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这个宝碗肯定是修不好的,可是如果我不答应,这些陶工就都会被绞死。如果我用一年的时间试着去重新研制一个和这个宝碗一样的瓷碗,成功的话,他们才有可能获救„„)。

6.教师导读:乌斯曼老爹想保住大家的性命,所以没有把自己的办法告诉大家,可是大家就是好奇,把乌斯曼老爹围起来,想问个明白。这时老爹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读,教师出示句子)我和你们做的一样,没有什么秘密。我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努力把它做得精致完美。

(1)指名说说乌斯曼老爹的秘密是什么?(认真、努力)。

(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只要认真、努力地去做一件事情,就能事情做得完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7.教师引导;乌斯曼老爹说的话中还有哪一句和这一句的意思差不多?(指名反馈)热爱自己的工作吧,只要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就没有做不到韵事。

(1)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乌斯曼老爹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努力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终于研制出和国王的宝碗一样的瓷碗。本来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他用自已的认真和努力做到了)。

(2)从乌斯曼老侈说的这句话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3)教师出示下列句子,学生读一读,加深学生对这个道理的感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抓住乌斯曼老爹说的话,进行深入的探究,在理解句子意思的过程中,感悟其中的道理,使学生受到启发)。

三、总结全文,谈感想。

1、教师:同学们,乌斯曼老爹用自己的认真和努力,研制出一个和国王的宝碗一模一样的瓷碗,挽救了所有陶工的生命。这本来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经过乌斯曼老爹的努力,这件事情成了可能。你们想对乌斯曼老爹说什么呢?(学生抒发自己的感要卢)。

2、教师:这个故事又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教师适当地引导: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并尽自己所能努力把事情做得完美)。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们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并努力地去把这件事情做好,你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师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掌握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有关球王贝利的哪些事,体会这些事中反应出来的人物精神。

3.关注日常生活中有关体育方面的消息,以“我喜爱的体育明星”为题进行口语交际活动,感受和学习体育人物身上的高尚精神。

过程与方法:本课时一篇略读课文,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学生自学为主,由学生自学自悟体会人物精神,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讲了有关球王贝利的哪些事,感受和学习体育人物身上的高尚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重点和含义深刻地句子,从而体会那种美。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贝利的资料及图片、视频资料。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一、欣赏球赛、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一段足球赛的场面。这场球赛精彩吗?你们知道刚才进球的那个球员是谁吗?(贝利)揭示课题。

二、质疑激趣、合作探究。

可是,他曾经是一个贫民,你们知道他怎么成为球王的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根据自读提示自学。

(1)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再读给同学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设计意图:讲课内阅读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积累联系起来,也将阅读和口语交际有机的融为一体。)。

3、球王贝利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展开讨论,指名回答)。

三、拓展延伸积累感悟。

1、从贝利的经历中,你明白了什么?你最想说什么?

2、收集有关“体育明星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在班上办一期小专栏。

活动安排:

(1)教师提前布置学生留意相关的资料,并作相关的准备。

(2)生展示和交流的内容可以以体育明星的故事为主,也可以介绍他们取得的辉煌成就。但要引导学生说出喜欢他的原因,找到这些人身上值得赞扬和学习的地方,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

(3)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用文字、图片、音响等多种形式进行介绍。

四、识字与写字。

人教版四年级作文教案

教学内容:

p6/例3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

=48+12。

=60(元)。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等等。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3(名)。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90÷30。

=3(名)。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学生进行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

p7/做一做1、2。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p8-9/5-9。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

(1)24+24+24÷2(2)24×2+24÷2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48+12=60(元)=9-6=90÷30。

=60(元)=3(名)=3(名)。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面的。

课后小结: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师教案

1、学会本课8个会写字,会认读5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老奶奶契而不舍的精神。

4、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5、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老奶奶契而不舍的精神。

2、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到过金盏花吗?金盏花是一种一年或两年生的植物,开乳黄色或橘红色的花。它不仅花朵美,而且也是一种中药。这种既有观赏价值又具有药理功能的植物,大家想不想在家里栽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一位老奶奶栽种金盏花的课文。(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并进行交流。

1、学生自由读文,注意生字读音。

2、汇报交流。

a、借助卡片读准字音。

b、教师范读。

c、指导容易读错音的生字。

d、指名学生认读。

3、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生字:镇、试、撒、灿、烂。

b、熟字组合记忆的字:灿、烂。

c、形近字对比记忆:栽——裁。

4、巩固生字。

5、词语释义,积累词语。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听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轻声跟读。

3、男女生分读。

四、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结构。

1、学生火车接龙分自然段朗读,其他同学思考。

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课文可以归并成几大部分?每一部分各讲了什么?

2、教师相机指导。

课文记述了一位老奶奶满怀希望,坚持不懈,培育纯白色金盏花的故事,赞扬了她契而不舍的精神。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一位老奶奶种花技术特别好,人们称她为“绿手指。”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讲老奶奶看到报上的消息,不顾儿女的反对,年复一年,精心培育,终于培育出白色金盏花。

第三部分(第6——8自然段):讲老奶奶把培育出的白色金盏花寄给园艺所,并表示还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指名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1、会议课文结构,自由讨论。

2、交流课文叙述顺序。

三、精读课文,探究释疑。

探究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

2、提出疑问: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各讲了什么?

3、学生交流:共两句话。第一句写老奶奶住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小镇上。第二句写人们称老奶奶为“绿手指”。

4、指导学习。

a、“因为她种花技术特别好,所以人们称她‘绿手指’。”

“绿手指”为什么加上引号?(比喻用辛勤劳动美化环境的园丁。)。

b、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可被成为“绿手指”?

c、指导练习说句:“因为……所以……”

探究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

2、思考:老奶奶为什么想到种纯白色金盏花?老奶奶是怎样种出纯白金盏花的?

3、指导释疑:

a、老奶奶为什么想到种纯白色金盏花?(老奶奶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谁能种出纯白色金盏花,就能得到园艺所的高额奖金。)。

b、她的想法为什么会遭到儿女的反对?(老奶奶不懂遗传学,年纪又大,而且要种白色金盏花是专家都不可能完成的事。)。

c、老奶奶是怎样种出纯白金盏花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d、鼓励学生用自己一的话说说老奶奶种花的经过。

e、老奶奶培育出白金盏花用了多长时间?齐读相关句子。

4、再读课文,感悟老奶奶的精神。

自学第三部分:

1、自由朗读课文。

2、读后思考:20年后,老奶奶为什么把花种寄给园艺所?

3、合作讨论、交流。

4、教师指导理解:我只想问一问,你们还要黑色的金盏花吗?我也能种出来……。

老奶奶把种子寄给园艺所,是想表明自己不仅能种出纯白金盏花,还能种出黑色金盏花,并不是想要那高额奖金。从中可以感受到老人矢志不移,孜孜以求的良好品质。

四、朗读比赛,加深感悟。

五、课后实践:种一盆花或一种蔬菜,观察、记录它的生长过程,体会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1、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2、教学难点

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蝙蝠、雷达的图片,仿生学资料,生字卡片

二课时

(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生读课题)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

2、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读情况。

4、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小组代表反馈交流

师用课件演示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探测障碍物的方法,请生填空。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1.自读全文,说说你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示?人们的哪些发明都来自动物的启发?

2.阅读资料袋,补充交流仿生学的资料。

3.根据仿生学自己动手设计一种小发明。

1.认读生字

2.提出难写的字

3.各自说出记字的方法

4.给生字组词

5.抄写生字词。

超声波

嘴巴

障碍物

反射

耳朵

蝙蝠

雷达

无线电波

天线

障碍物

反射

荧光屏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师精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精致”“情愿”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一讲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读、说、议中理解课的内容,体会故事蕴涵的做人处事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爷爷的敬佩和赞叹的思想感情。

2、启迪教育学生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并尽自己所能努力反民事情做得完美。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感悟课文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全班读课题。

2、教师导读:同学们,这篇课文围绕国王的宝碗讲了一件什么事?又将给我们是什么启示呢?请大家自读课文。

二、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围绕国王的宝碗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画出乌斯曼老爹说的话,并读一读。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读,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三、检查生字,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新词。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指名读—读,其他正音,教师再强调。字音:“曼”是前鼻音;“瓷”是平舌音;“拢”的声母址“|”字形:注意“陶”字的右边里面足“伍”;“傻”下中部分的撇和点不能丢,注意区别“意”和“竞”。

(2)教师再出示生字词语卡片,让学生在读中巩固。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通课文的情况。

3、指名说一说课文国王的宝碗讲厂—件什么事?(国王的宝碗不小心打碎了。他要求陶工们把碗补好,不然就绞死他们。陶工们只好请乌斯曼老爹帮忙,乌斯曼老爹用了—年时间研制出和国王的宝碗—样的碗,但却没有把这个秘密告诉国王和陶工们)。

(反馈白读的情况,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多边互动作用,交流学生的情况。重点认读生字,积累词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要点语,说一说,巩固对生字的认读和书写,整体温表感知课文内容。

四、理清条理,讲故事。

1、引导学生想—想事情的起因。

2、指名反馈。

起因:国王的宝碗不小心打碎了,他要求陶工们把碗补好,不然就绞死他们。

经过:陶工们只好请乌斯曼老爹帮忙,乌斯曼老答应他们用一年的时间试。

结果:一年后,乌斯曼老爹研制出—个和国王的宝碗一样的瓷碗。却不肯把方法告诉大家。加法尔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3、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这个故事说—说。

4、指名说一说这个故事。(在讲故事,让学生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训练学生说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乌斯曼老爹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这个问题。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乌斯曼老爹话的含义,从中悟出道理。

2、总结全文,明白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下列词语;。

精致观赏陶工浑身裂缝奇妙情愿沉默笑眯眯。

2、师导:今天,我们来看看乌斯曼老爹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二、理解句子、感悟道理。

1、师导:同学们,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乌斯曼老爹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2、指名反馈,教师引导,(乌斯曼老爹换给国王的宝碗并不是原来的那个,而是他自己重新做的)。

3.教师质疑:是呀,这只宝碗并不是补好的,而是重新做的。同学们,这只宝碗能修补的没有一点儿裂缝吗?(不可能)那乌斯曼老爹为什么要答应帮助陶工们呢?(指名反馈:因为如果他不答应,陶工们就必死无疑)。

4.教师出示句子,引导读一读。我们来看看乌斯曼老爹当初是怎么答应陶工的请求的。乌斯曼老爹想了想说:“到你们国王那儿去,让他给我一年期限,也许我能想出办法来。”

(1)教师:同学们,乌斯曼老爹真的是要用一年的时间去想修补宝碗的办法吗?(不是)。

(2)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你能想像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这个宝碗肯定是修不好的,可是如果我不答应,这些陶工就都会被绞死。如果我用一年的时间试着去重新研制一个和这个宝碗一样的瓷碗,成功的话,他们才有可能获救„„)。

6.教师导读:乌斯曼老爹想保住大家的性命,所以没有把自己的办法告诉大家,可是大家就是好奇,把乌斯曼老爹围起来,想问个明白。这时老爹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读,教师出示句子)我和你们做的一样,没有什么秘密。我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努力把它做得精致完美。

(1)指名说说乌斯曼老爹的秘密是什么?(认真、努力)。

(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只要认真、努力地去做一件事情,就能事情做得完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7.教师引导;乌斯曼老爹说的话中还有哪一句和这一句的意思差不多?(指名反馈)热爱自己的工作吧,只要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就没有做不到韵事。

(1)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乌斯曼老爹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努力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终于研制出和国王的宝碗一样的瓷碗。本来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他用自已的认真和努力做到了)。

(2)从乌斯曼老侈说的这句话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3)教师出示下列句子,学生读一读,加深学生对这个道理的感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抓住乌斯曼老爹说的话,进行深入的探究,在理解句子意思的过程中,感悟其中的道理,使学生受到启发)。

三、总结全文,谈感想。

1、教师:同学们,乌斯曼老爹用自己的认真和努力,研制出一个和国王的宝碗一模一样的瓷碗,挽救了所有陶工的生命。这本来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经过乌斯曼老爹的努力,这件事情成了可能。你们想对乌斯曼老爹说什么呢?(学生抒发自己的感要卢)。

2、教师:这个故事又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教师适当地引导: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并尽自己所能努力把事情做得完美)。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们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并努力地去把这件事情做好,你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师精编教案

1、认识本课的“婴、毅、筐、怖、肿、憋、诱”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品析重点词句,感悟父亲的勤劳和执著。

4、积累本课具体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品析词句,感受父亲的菜园来之不易,感悟父亲的勤劳和执著。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立足文本,给学生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和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读:同学们都想知道文中这位父亲的子女还收获了什么更为宝贵的东西,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看看你自己能否找到答案。

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难认难读的词句要多读几遍。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交流读书要求和对课文的初步感受。

3、指名汇报: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使学生养成读有所思,读有所求,读有所获的读书习惯,以达到快速感知文本的目的,为探究文本,走进文本做好铺垫。)。

三、指导自主探究。

2、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自主探究。多媒出示读书方法: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具体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在感受深的地方写下自己的体会。

(2)遇到不懂问题,可以提出疑问,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读书体会,解决疑难。

(阅读课文的教学重在读书方法的引导。从课题入手,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走进文本的欲望,使学生在自主探究、深入体会、提出疑问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对文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目的。)。

四、引导点拨,体会情感。

2、汇报读书心得。

学生可能从这几个方面来汇报交流;。

(1)新开的菜园是父亲辛勤劳动的结果,它浸透着父亲的勤劳,所以课题叫“父亲的菜园”。

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

师:你把这句话再读一读,看看哪些词最能体现父亲的勤劳。

生:(朗读)天还没亮,直到傍晚……。

师:是啊,正因为父亲的勤劳,才使我家又重新拥有一块菜地,这是——父亲的菜园。(指导朗读这句话,学生齐读)。

(2)父亲在新开的菜园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没有气馁,正因为他那种坚持不懈的品格,使他克服困难,终于开出了一块新的菜园。

师:父亲在开辟菜园时遇到了什么呢?他又是怎样做的?

生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3)父亲不但开辟了菜园,而且懂得怎样去呵护菜园,使它能更好地,长久地为我家提供一年四季翠绿的蔬菜。

(引导学生读第九自然段中父亲所说的话,抓住“难为,拼了命”等重点词,理解父亲不光顾眼前的远见和对菜园的爱,这是名符其实的——父亲的菜园)。

(1)出示课件图片(荒凉的山坡上的一片翠绿的菜园)。

(2)生:(汇报)多媒体出示:“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翠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

(3)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学生在看图,朗读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体会父亲菜园的来之不易。

4、让我们同作者一起来享受父亲的菜园里一年四季诱人的翠绿吧!(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析课文重点词句,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中品悟语言的魅力,感悟父亲的勤劳和执著。既交流了读书的体会,感悟了语言文字的美,又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五、再读课文,感情升华。

生自由读感受深的语句。

生:(汇报)……。

3、学了课文,老师也有自己的收获,你们想听一听吗?

师配乐朗诵改编散文《父亲的菜园》。

4、听了老师的朗诵,请你也来夸夸这位父亲,并写下来。

(1)学生练笔。

(2)、课堂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在有感情朗诵课文重点语句的基础上解决课前设置的疑难,进一步提升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对课文内容的提炼与拓展,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读有所悟,以达到训练语言、提高表达水平的目的。)。

六、作业设计。

积累本课具体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

(设计意图:学习语言重在积累,丰富的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基础。)。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师精编教案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10个生字,1个多音字。学写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孔子在学术上取得巨大的成就是与他的刻苦、虚心好学分不开的,教育学生要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查阅资料,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学难点:孔子是怎样勤奋、刻苦学习的。

教学准备:生字卡、课前收集孔子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名言揭题。

1.出示孔子的名言,读一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交流自己搜集的孔子的资料。

简介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者,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3.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读了课文,你对孔子增加了哪些了解?

三、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画记你感受最深的词句。

2.讨论交流:

(1)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有哪些?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

(2)相机理解以下词语。

字: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

举目无亲:抬头看不到一个亲人。形容人地生疏。举目:抬起眼睛,指抬头。

孤苦伶仃: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孤苦:没有依靠,生活困苦。伶仃:孤独。

羞惭:羞愧。

(3)这个自然段与后面的内容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小结。

4.齐读。

四、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识记生字词。

2.检查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惭”为左中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把各部件写紧凑。“艰”字的右边部分不要写成“良”。“懂”字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尊”的上面不要写成“”。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朗读课文。

2.提问:课文介绍了孔子的哪些故事?

二、理解第二至五自然段。

1.自由读。

思考:讲了孔子的哪些故事?

2.讨论:

(1)孔子的境况非常凄凉,他是怎样对待学习的?

相机理解以下词语。

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师法: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某人或某个流派)。

风凉话:不负责任的冷言冷语。

礼法:社会上通行的法纪和礼仪。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然:对,正确。

经典: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

传诵:辗转传布诵读。

(2)如果平时听到别人说你的风凉话,心情会怎样?

3.讲故事。

(1)课文中讲述的关于孔子的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

(2)小组内讲故事。

(3)指名上台讲。

三、拓展延伸。

1.孔子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2.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故事?交流孔子其他方面的故事。

3.如果我们面对孔子,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模拟采访孔子。

四、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孔子名言做成书签勉励自己。

2.有兴趣的话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阅读《论语》。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读、背、想象水乡优美的环境,感受水乡的民风、民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主动积累优美词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水乡行》,上节课,我们学了小诗,知道了作者水乡行的顺序,谁还记得?指名回答。

谁给大家读读小诗,让我们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指名读诗。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静等)

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诗,把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多读几遍,想想你头脑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勾画,交流。

1、第一小节。

1)重点理解“水运铺”,说说自己的理解,以及想到了什么,云倒映在水中,成了水乡的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水乡的路吧!出示图片。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2)还从”一把橹”中体会人们进出庄都是划船的。

你是从那个字看出来的?

假如你就坐在这轻摇的小船上,划过水云铺成的路,你想怎么读?

看图指导朗读背诵。

2、第二小节。渔网做门帘

1)水乡真的是那渔网做门帘吗?渔网挂满了树,严严实实的,就像是门帘。

2)渔网多。你是从那里体会到的?抓住“挂满树”来理解。

3)这里的人家很少。从“几户”来体会。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渔网的多,水乡的静。

3、第三小节

景的美。重点体会“榴火自红,柳线舞”的景象.。

1)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同学们说石榴花红的象火一样,你是从哪知道的?

你们描述的这么美的景,作者只用了几个字?(两个字榴火)

你们在读读,作者的用词怎样?

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炼。

2)刚才有的同学提到了柳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微风吹来呢?

作者用了那几个字来描绘这一景象?(柳线舞)

在此体会比喻的写法及用词的精炼。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红花绿柳眼影下的水乡吧!看图片朗读背诵。

这么美的景确是“家家门前锁一副”,人们都干什么去了?

(去稻田了)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4、引出“要找人,稻海深处”。

1)具体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见过大海吗?那蹈海什么样?引导学生想象“稻海”。出示图片。

指导读这一节

2)你还想到了什么?

有序多只青蛙在叫,蛙声一片。教师播放声音。可是“一步步踏停蛙鼓”

你有什么感觉?(安静了)引导学生体会“踏停蛙鼓”的由闹到静的变化。

指导朗读。

3)这红花绿柳,可人们却无暇欣赏,这里的人怎样?(体会水乡人的勤劳)

5、第五小节。

1)想象“暮雾”的景象。

你怎么知道是晚上呢?抓重点词语来理解。

你觉得暮色中的水乡怎样?出示图片并指导朗读。

2)从“儿童解缆送客中”你又读出什么?让学生体会到水乡人的热情好客。

1清晨我们坐着轻摇的小船来到了水乡,暮雾之中,我们又带着留恋离开,让我们再读读诗的第一小节和最后一节。(对读)一把橹把我们迎进了水乡,一手好路又把我们送出了水乡,诗歌还做到了首尾呼应。

2我们再来齐读小诗,体会他的妙处。配乐读。

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炼,比喻的写法,首尾呼应等。

介绍水乡行的主题网站。

人教版四年级作文教案

教学内容:

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

两名学生板演。

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

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三)。

(1)42+6×(12-4)(2)42+6×12-4运算顺序:

=42+6×8=42+72-4(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42+48=114-4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

=90=110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

号里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课后小结: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

认识8个生字,理解“自惭形秽、神采飞扬、热泪盈眶、妄自菲薄、自言自语”等词义。

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谁去过长城?谁知道长城砖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小结: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修建的为了抵御外来侵略者用的。长城上的砖一般重量为15千克,长36.5-38.5厘米,宽18-18.5厘米。厚9—9.5厘米。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这篇童话中的长城砖有哪些经历,遇到了什么问题,看看我们能不能帮助它。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2、解词:

自惭形秽:原指为自己的容貌举止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绵延万里:延续不断,很长很长。

妄自菲薄:过分地轻看自己。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三、阅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2、思考:

(1)在武器高度发展的今天,长城砖产生了哪些想法?

(2)后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听到人们对自己的高度评价,长城砖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转变?

3、展开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全班讨论。

5、分角色朗读。注意长城砖的心里变化过程,先是自惭形秽后惊讶而深思,到自信的语气。

6、提问: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武器高度发展的今天,长城砖失去自信。有一天他被运往美国一座大城市展览,在人们的赞扬声中,他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懂得了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7、教师总结

你是如何理解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四、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信心,自尊心,有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或被人冷落了,但不要妄自菲薄,正确对待。成功了也不骄傲,这样才使我们有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良好的心态。

板书设计

20 长城砖

自惭形秽 —— 赞扬 —— 自尊自信

角的度量四年级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角的度量和“练一练”,练习二十二第5~7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1的角的大小。

2.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练习二十二第5题。用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口算得数。

2.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

3.直接比较角的大小。

在黑板上画两个大小不同的角,第一个角稍大一些。再用红色木条做一个角,使它与画的第二个角相等。

先用木条做的角与第一个角比较。

提问:哪个角大?是怎样比出来的?你能具体说出大多少吗?(不能)。

再用木条做的角与第二个角比较。

提问:这两个角的大小怎样?是怎样比的?你能具体说出这两个角都是多大的角吗?(不能)。

如果我能说出红木条的角有多大,你能说出第二个角有多大了吗?

4.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能直接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但不能说出它们具体有多大。如果能像量线段那样,能用一种单位去量一量,知道一个角的大小,就能很方便地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了。那么,究竟用什么去量呢?量出的结果用什么做单位呢?怎样去量角呢?这些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二、认识量角器。

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说明: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这就是一个量角器。(出示量角器)。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量角器。(投影出一个量角器)。

提问: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

现在我们来看这个半圆,从0开始到180为止。想一想,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说明: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用一根线穿过量角器的中心,拉出1度的角让学生看)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板书:度)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为“1度”,我们这样写。(板书:)。

领学生读“1’。

追问: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1‘的角有多大?(用线拉出角再观察)。

指出:计量角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这样的10份所对的角是10度的角,(拉出10度的角,并板书:10。)这样的60份所对的角是60度的角,(拉出60度的角,并板书:60。)这样的90份所对的角是90度的角。(拉出90度的角,并板书:90)。

(3)现在来观察外圈的刻度线,从左边起看到o’刻度线了吗?(在线一端打结,与中心重合。用线拉00)拉出10、30、90、120、180,分别让学生说出是多少度。

提问:谁能从左边起找出外圈50的刻度线,请你拉这根线来表示。(指名演示)。

谁再来找出90的刻度线?(指名演示)。

再请哪位同学来找出外圈125的刻度线?(指名演示)180呢?

外圈的刻度会找到吗?

哪位同学来找内圈的80?(指名演示)90呢?

再指名学生用拉线的方法找出140、180的刻度线。

内圈的刻度会找了吗?

(5)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量角器。与老师这里的一样吗?你的量,角器上的中心在哪里?

大家一起来找量角器上的刻度。从左边起,找0刻度线、10刻度线、135刻度线、180颗度线。再从右边起,找0、10、135、180刻度线。(老师巡视)。

三、教学角的量法。

1.自学课本。

2.提问:量角要分几步进行?哪两步?

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

两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一看数: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3.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量这个角的度数。(投影一个40的角)先要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然后做到“两重合”。(边说边演示重合的方法)。

指出:在量角时要特别注意,弄清看哪一圈的刻度。这里是用右边起内圈的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的',要按逆时针方向找出另一条边对着多少度。这条边对着40,这个角就是40,可以这样写。(板书:40)。

4.练习。

请同学们按这样的方法,量一量“练一练”中的三个角各是多少度,写在角的下面。量的时候,把量角器按照图上表示的量角器的位置放。(老师巡视指导)。

提问:量出每个角各是多少度?

5.提问:请你看一看,第112页例1下面有两个角,它们的大小一样吗?

想一想,怎样才能知道它们大小是不是一样?

现在请同学们量一量,这两个角各是多少度,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提问:左边的角多少度?(板书:30)右边的角呢?(板书:30)。

提问:这两个角大小怎样?为什么?

指出:角的两条边是两条射线,可以无限延长。所以,角的大小和画出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追问: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用木条角再演示,说明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6.比较上课开始时出现的两个角的大小。

现在我们来量出上课开始时,黑板上的两个角的度数。(师生一起量,写出度数)。

你现在能具体说出这两个角有多大了吗?第一个角比第二个角大多少度?

四、课堂小结。

说明:用量角器量角时,还要注意应该看哪一圈的度数。

五、课堂作业。

1.请同学们量出练习二十二第6题里三个角的度数,并把它写在自己的课本上。

2.练习二十二第7题。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要介绍的景点。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1.学生搜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

2.教师撰写范文《天坛导游词》,制作录像短片。

1.学习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会写导游词。

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导游词的格式及写法。

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中的实用性语言。

一、创设情境,了解“导游词”,理解习作要求。

1.播放一段录像——北京天坛公园导游员迎接游客时的情景。

导游:“各位广东来的朋友,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首都北京,我姓张,大家叫我小张就可以了。非常高兴今天能够陪同各位一起游览从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游览,请大家跟我走。”

2.谈话:录像短片中的小张是干什么的?

师: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导游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讲解词,称为“导游词”。(板书:导游词)刚刚同学们听到的那几句话,就是导游词的开场白,也称“前言”。(板书:前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导游词”的写法。(板书:学写)

谁来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

设计意图:尽管家庭旅游越来越时尚,但很多学生对“导游员”“导游词”还是没有更多具体的认识。录像短片的播放,能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或回忆曾经听过、见过的情景,对“导游词”产生直观感知。

3.演示文稿:《语文园地五》习作要求。

指名读,认真听,说一说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4.教师讲解习作要求:

(1)确定自己要介绍的“世界遗产”。

师: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的景观共有29处,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有所了解。可以从中选择一处,作为自己介绍的对象。

(2)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师:一个景点,可以介绍的东西很多,要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

(3)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师:可以适时提醒游览时的注意事项,或提出“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设计意图:习作前明确写作要求很重要,是对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教师对每一条要求进行适当的解释,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写作要求,了解撰写导游词的基本方法。

二、范文引路,学习写法。

1.出示范文《天坛导游词》(附后)

师: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按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同学们可以选取景点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写,不一定面面俱到,因此题目也可以是:“×××导游词”“××风光简介”“××的传说”等。

2.学生自行阅读,思考:

(1)导游词有哪些内容?

(2)导游词在语言上、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3.交流讨论,教师指导写作方法:

(1)导游词的具体内容,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前言,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如录像中小张讲的那几句,既简短、亲切,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例文中的第1自然段)

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例文第2、3自然段)

分述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例文4—14自然段)

结尾,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例文的最后一段)

(适时板书:前言、总述、分述、结尾)

(2)导游词的特点:内容真实,语言生动,按游览顺序叙述,适时对游客提出注意事项。

为了使导游词更加真实、生动、有条理,同学们应收集有关这个景点的资料。因为是向游客作介绍,所以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另当别论。(板书:内容真实、语言生动、言之有序、适时提示)

设计意图:导游词是应用文的一种,是学生首次接触,给出一篇符合本次习作要求,格式较为标准的范文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可以从阅读中直接感悟写法,并将写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三、运用写法,口头编写《颐和园导游词》。

学生小组讨论,研究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集体汇报、讨论。

教师分别请每个小组出一名代表,就“前言”“总述”“分述”“结尾”部分进行口头作文。教师评点,适时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该怎样写。

设计意图:口头编写同一篇导游词,可以体现较强的训练功能。第一可使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第二通过集体汇报和教师的即兴评改,可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导游词的写作方法;第三,通过同一内容的不同汇报,可使学生找出自己的差距,从同伴那里学习多角度表达。另外,“颐和园”是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学生对其语言已较为熟悉,选它作为训练内容,有利于本次习作难点的突破。

四、教师小结口头编写中的问题,布置本次习作。

师:导游词是游览时的讲解词,是为口头表达而写的,因此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另外,风景是可以直接看到的,而景点名称的由来,风景背后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等,却鲜为人知。因此,在导游词中加入这些内容,也能增加旅游的神秘感。

你打算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介绍其中的哪些有特色的内容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时给予选材方面的指导。

师:同学们,拿起笔,写下你独具魅力的导游词,并用你生动的讲解,向人们展示祖国优秀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吧。相信这些自然文化景观定会因为你的解说,更加绽放异彩,妙趣横生。

设计意图:教师的小结针对学生口头练习中的问题进行,是对习作的进一步指导,能够强化学生的认识。由于每个学生习作内容不同,因此教师的指导除了共性之外,还要有一些个性。个性化的指导可以体现在对习作主体——“有特色内容”的选择上,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教师便可当堂进行点拨,帮助学生选好习作材料。

本次习作是为“世界遗产”撰写导游词,学生如亲临所写地点旅游过,会有很多直观的印象,无论听还是写,都会更真切,也更亲切。天坛公园位于北京崇文区,学生对天坛公园中的有特色的景物耳熟能详,因此范文使用了《天坛导游词》,对学生感悟写作方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在参考使用本教案时可以将例文换成学生熟悉的其他内容,这样可以不必在理解内容方面花去过多的时间。

本次习作重在引导学生把本单元课文中的语言和所收集的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实用性语言。因此在课前要布置学生收集相关“世界遗产”的详细资料,以备改写导游词时参考使用。在讲评课中,要让学生模拟导游进行讲解。这样,既可通过实践进一步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当之处,还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年级人教版音乐教案

1、能用纯净、优美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

2、能积极地参与小组的活动,以合作的方式创编几个舞蹈动作。

创编舞蹈动作

(一)复习歌曲

1、注意第一小节五度音程的音准。要具有跳跃感。

2、注意第二小节圆滑线的唱法。要唱得连贯、柔和,和跳跃的形成对比。

3、注意第三小节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4、第二乐段第一乐句可按顿音的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象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后一个乐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轻,并要做到声断气连,使歌声既分开又连贯,寄托着少先队员热爱茶山的情感。

6、唱时要注意乐句的分句,可引导学生划分乐句,做到正确地换气。

(二)欣赏有关采茶的音乐作品。

1、器乐合奏《采茶扑蝶》

2、广西民歌《采茶歌》

(三)创编采茶的舞蹈动作

板书设计:纯净、优美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

安慰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产生积极的表达态度,从而进入交际的话题。

生活中一定有人帮助过你,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伸出双手帮助别人。向帮助过你的人表示感谢,向需要安慰的人说些安慰的话。想想该怎样说。思考:

1、哪些人帮助了我?我是怎样感谢他的?

2、谁需要我的安慰?我是怎样安慰他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现生活情境。初步体验帮助别人与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在小组内跟同伴们说一说,然后在班上说一说。

1.说一说为什么接受帮助,你怎样表示感谢的?

2.说一说怎样向需要安慰的人表示安慰?

3.自找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对话,进行模拟练习。

4.议一议:

在小组内商量,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就怎样帮助怎样安慰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听同伴的意见。

一、说一说

1、为什么接受帮助,你是怎样表示感谢的。

2、我是怎样安慰别人。

二、自找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对话,进行模拟练习。

三、在充分练说的基础上全班交流、评议。

四、小组讨论,开展献爱心活动。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知道感恩别人。同时让学生知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

一、根据小组商量的方案,从两个情境中选择一个,试着表演,分角色进行感恩。

对自己帮助最大让自己最感动的事,自己最烦恼的事是什么,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二、全班分组进行感恩。包括:大自然、祖国、老师、父母、同学、朋友……任选一个进行表演。

三、集体评议。

四、以《感恩××》为题,写一段话,要求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1、找出自己最需要安慰的事情,让小组中成员安慰自己。

2、全班分组进行感恩。包括:大自然、祖国、老师、父母、同学、朋友……任选一个进行表演。

3、师生评议。

4、写话练习。

5、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

6、全班交流。

让学生知道感恩我们的大自然,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感恩我们的祖国,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带着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四年级语文教师备课教案样本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5、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

板书:

观赏小昆虫,大榆树。

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

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

用瓢舀水往天空扬。

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

用草帽遮脸睡觉。

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

1、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

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

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课外延伸。

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四年级语文教师教案设计收集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句子,从中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难点: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策略:

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句子,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海上日出的美。

四、学生学习方法: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

2、那你们想不想去那里看看?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的船,一同出发,去欣赏海上日出的奇观!

(三)讲读课文。

1、谁愿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从这段中都读懂了什么?(引导: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请你读一读)。

2、那作者是看了一次日出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是,第一句话,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说明作者经常看日出)。

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让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出示图片)。

2、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的景象。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那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我请两个同学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谁来说一说?)。

3、那么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出示图片配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读中感受)。

4、看到这样的一幕,作者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因为作者不只是一次看日出了。为什么作者要目不转睛的看呢?因为怕错过,反衬日出的美)。

5、太阳还没有露面,就已经很美了,那海上日出会是怎样的壮观哪?想不想去看看?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然后谈谈你自己的感受。(重点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与太阳向上升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好在哪里?)。

6、太阳上升的同时,也在发生着变化,谁发现了太阳是怎么变化的?

7、这真是美的感受,让我们欣赏动画,请同学们跟着朗读。

8、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自学第四、五自然段。

1、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东升景象如此壮观,那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出示课件)。

2、看了动画之后,你是怎样的感受?

(你想把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吗?谁来试试?)。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镶透染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感悟第六自然段。

1、所以作者最后感叹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换成这是伟大的奇观。好不好?为什么?

2、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语文四年级下人教教案

1.,二十三年弃置身。2.诗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怀念故友的心情,暗示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中蕴含发展哲理,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

4.诗中表达诗人坚定乐观精神的句子是:

二《过零丁洋》。

5.诗中作者回顾自己一生的句子是:

6.诗人运用比喻修辞表现国家和个人命运的诗句是:

7.诗中表现文天祥为国捐躯的爱国热情(愿意以死明志)的句子是:

8.惶恐滩头说惶恐_______________。

9.生命是什么?生命是文天祥“。

”的浩然正气;是范仲淹“。

10.词中蕴含自然哲理的句子是:

11.词中表达良好祝愿的句子是:

12.描写月亮的句子。

四《饮酒》。

16具体描写南山景象,使诗人从自然景色中领略到无限乐趣的诗句是:

17描写自己居住环境安静的诗句是:

18对全诗内容进行总结的诗句是:

五《行路难》。

19诗中运用比喻修辞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句子是:

20诗中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从政的期待的句子。

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24用。

两句,既表明诗人的许多理想都因权贵当道而阻塞了出路,也暗点诗人企盼终有一天能得到重用的心情25表现自己身处逆境仍然乐观自信的名句是:

(常用于勉励别人)六《小石潭记》。

26文中写鱼儿自由轻灵的游动姿态的句子是:

27文中体现水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28文中揭示作者游览心情的一句话是:

31文中反映滕子京政绩的一句话是:

32文中描写岳阳。

景的句。

子是:

33文中描写夜晚洞庭湖波光月影的语句是:

34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指:

“退”指:

35文中体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36文中体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37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____;薄暮冥冥虎啸猿啼。38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3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送别友人、依依惜别但气势豪迈、意境开阔的千古名句是:

四年级人教版音乐教案

我说课的课题是《红蜻蜓》,这是一首日本歌曲。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旋律优美流畅,一气呵成。歌词朴实,富有田园气息。在日本广为流传。

红蜻蜓是日本作曲家,指挥家山田耕作38岁时创作的一首儿童歌曲,在日本是家喻户晓。它本来是一首描写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后来大人们也喜听爱唱,也成了他们回忆童年生活的歌曲。回忆是十分美好的,这样美好的内容应当用什么样的音调来表现呢?歌曲优美动听,深情自然。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小节,三段歌词,却将童年情景生动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歌曲3/4拍,合唱部分为主要以三度和弦为主,歌曲的力度变化很大,但乐句连贯,力度过渡渐强减弱。

教学方式:体验、模仿、合作

教学工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课本光盘

体验:贯穿于课的始终。在聆听、演唱中体验歌曲的情感。

模仿:教师范唱,学生进行模仿。

合作:在学习第二乐段时,采用师生、生生合作完成二声部歌曲的演唱。

教学手段:听唱法、视唱法、演示法。

1、准确把握歌曲演唱速度、节奏以及高音的演唱方法,表现歌曲艺术形象。2、使二声部的合唱协调均衡,富有美感。能够用优美的声音、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通过歌曲《红蜻蜓》的学习,从优美得曲调和歌词呈现的情景中感受合唱歌曲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感情。通过聆听、范唱、模仿等形式,在体验、合作中准确表现歌曲。用优美抒情的歌声演唱歌曲,抒发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重点:用优美的声音、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声部间的相互配合,感受并表现和声的美。

难点:二声部演唱声音的和谐、统一。

a、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b、发声练习《樱花》

学生用“lu”模唱旋律。注意声音自然柔和。

师:你对这首乐曲的曲调有什么感受?它是哪个国家的乐曲?

c、表演《红蜻蜓》.

1.教师播放乐曲旋律。

提问:这首乐曲和《樱花》有什么相似之处?

2.聆听歌曲《红蜻蜓》范唱。

提问:歌曲让你产生什么感受?表达了什么内容?

拍曲调非常优美抒情,歌词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通过

“我”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美好回忆。

3.复听音乐

边听边划拍,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歌曲有几个声部?

4.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学唱二声部曲调:

(1)教师分别范唱、范奏二声部曲调。学生用指挥图式边划边轻轻哼唱各自曲调。

(2)二声部学生分别学习曲调。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唱稳、唱准。

(3)用“”唱二声部合唱,相互倾听效果。

5.学唱歌曲:

(1)在“”的基础上唱歌词。使两个声部都唱得很流畅熟练,能从中获得二声部的效果。

(2)完整地唱好第一段歌词,二声部注意和谐。

(3)演唱第二段歌词。

(4)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声部间的相互配合及协调。

6.表演歌曲:

(1)复习力度记号。

(2)按歌曲标的力度记号来演唱。

(3)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还有其他处理方法吗?

(4)有感情地回忆当年的童年情景,触景生情地表演。

d、拓展

回忆起童年时唱过的歌曲,填上歌名并唱一唱,互相交流,共同回忆童年的好时光。

e、教师小结

《红蜻蜓》是一首日本歌曲。本堂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首歌曲的演唱,训练学生运用均匀的气息演唱歌曲,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演唱习惯。在授课过程中我始终注重每一环节的扎实度,以形象、准确的示范,赋有感染力的讲解、引导让学生来理解演唱时气息的运用,咬字的方法及歌曲意境的表现。如:手指感受小气柱。夸张口型拼读歌词等方法运用,即让学生理解、感受了演唱技能,也为唱好歌曲起到了实效性的辅助作用。

在授课过程中,我也很注意学生拿书姿势、唱歌姿势、静静聆听等等常规性的习惯养成,因为,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上好音乐课的重要因素。针对音乐课上的一些常规性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将是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课题。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

认识2个生字,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想想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了解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了解课文记叙的顺序。

首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学生自学课文,交流学习体会;再通过练习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并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录音机、投影片。收集有关泉水的资料。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泉水是从地下冒出的水,它是那么清澈,那么明净。它是大地母亲的乳汁,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生命的泉水。作者家乡有义演清泉,泉水不但又绿又深,而且谭底还会不断冒出一串串彩色的、像珍珠一样的水泡,乡亲们称它为“珍珠泉”。(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放课文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听到的景象,然后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 学生谈谈自己想象到的景象,再次激发阅读兴趣。

三、学生自读课文,交流学习体会,学习生字。

1 先读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再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珍珠泉的神奇景象,并把自己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

2 对第一次的想象内容进行补充,并让学生读读画出的有关语句,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根据学生选择的句子进行组合,把选择同样语句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一气浪读,讨论自己的体会。有特殊见解的学生可以独立学习,教师与他们交流。

(2)各学习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反复诵读,教师进行点拨、启发、引导、品位,随机教学生字“嵌”和“筛”。提醒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并通过读让其他同学听出你们的理解,听出你们的情感。在指导朗读描写珍珠泉周围景物的语句时,启发强调“绿”字,和三个“那样”,读出珍珠泉的绿、深、清,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描写潭底冒水泡的句子,引导学生读的轻松一些,好像在夸奖活泼可爱的小孩,读好两个“照在”、一个“照在”和三个“!”,读出变化,突出作者的赞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讨论交流中,对第一次想象的内容进行补充。

(3)让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其他同学倾听,对他们的想法进行补充、质疑。

(4)齐读全文。

四、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

1 (出事投影)课文先介绍了珍珠泉在 ,接着重点描述了珍珠泉周围的 ,以及谭底冒出的 ,最后抒发了作者对珍珠泉的 之情。

2 学习小组讨论完成练习,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五、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要求自己工整、端正,不遗漏标点符号。

六、小结,激发习作和课外阅读的兴趣。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了美丽的珍珠泉,它是多么清、多么绿、多么美啊!我们被这美妙的景象所陶醉。其实我们家乡、我们祖国还有许多美丽、神奇的地方,它们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宣传。希望同学们向本文的作者学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用手中的笔来描绘祖国、家乡美丽的河山。也可以去调查、查找资料,如果有类似的文章,可以推荐给同学,大家一起欣赏,一起学习。

摘抄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语文四年级下人教教案

教材分析:

《春雨的色彩》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群小鸟在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故事。春雨本无色,但课文用童趣的语言,创设一个充满童话情趣的故事,让孩子们感知春雨把大地染成了五颜六色。设计思路:

低年级孩子充满想象力,为了让孩子把生活中常见的春雨,描绘出五彩缤纷,我充分利用孩子富于想象,善于表演的特点,借教材来拓展孩子的想象力,把课堂变成舞台,让孩子在充满情趣的世界中尽情朗读感悟,模仿课文的的语言,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真正践行了新课标提出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培养提升语文素养是教学语文的任务。”我根据本班孩子活泼,好动,模仿力强,有一定的识字经验,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认识“线、论、趣、题、底、颜、淋、洒、滴、油、欢”11个生字,读准字音,并能运用自己的识字技巧掌握这些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指导会正确规范地书写“绿”字。

2、过程与方法:

在看、读、表演读中感悟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体会春天是五彩缤纷的。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在分角色表演中感受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在春雨中充满情趣的争论,体会它们对春雨的热爱,向往在春雨中尽情地玩耍,激发孩子有探究春雨的颜色的愿望,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采用个性化的朗读,读出小鸟们争论时的不同语气。

难点:理解春雨本无色,只起到滋润万物的作用,但我们要像小鸟们一样充满想象力,让生活充满情趣。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板书的田字格;小鸟的图片。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读中感悟,实现与文本对话。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欣赏美丽的春景吧!(出示多媒体课件)谁能用刚刚学过的四字词语来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春天。(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百花齐放、、、、、)。

春天真美啊,五彩缤纷,万紫千红,你知道是什么让春天变成五颜六色的吗?(春雨)。

学习第一自然段。

1、你见过春雨吗?说说你见到的春雨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也可以这样描写春雨(出示幻灯片),(点名读)。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出示“线”生字卡。(其中“线”这个字,是本课要会认的字。看图(出示多媒体课件),一种植物叫青麻皮,古代的人们把它的皮夹刮后分裂成很细很细的麻丝,就形成了最早的线,所以这个字的偏旁是“绞丝旁“右半部就是不断刮夹,分割的动作,线字就是这样造出来的,后来就演变成我们现在的“线”字。)。

2、你见过那些线?(出示多媒体课件)线多细啊,春天的雨就像线那么细,那它下在地上一定很轻很柔。谁读出这细细的春雨?(个人读,齐读)。

二、分层次朗读课文,完成整体感知:

1、请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遍,把课文读通顺,如果遇到不会认识的字,请拼音宝宝来帮忙。读第二遍,请思考:有哪几个小动物在争论?它们争论的有趣的问题是什么?快快进入课文吧!

2、(出示多媒体课件)填空:、和正在争论着一个有趣的问题:?

3、齐读这段话,这是我们文章的第二段,也是这篇文章主要讲的一件事。这段话中,有许多字是我们要认识的字。出示生字“论”、“趣”“题”、“底”、“颜”(点名读,大家跟读一次),孩子们有许多识字法宝,请把你们识字法宝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师梳理识字方法。(出示多媒体课件)。

4、你们看,三只小鸟争论得多起劲啊。(出示多媒体课件)我们快快请出这三位小客人吧!请热情地和它们一一打个招呼吧。(出示小燕子,麻雀和小黄莺的图片,师张贴在黑板上。)。

三、学习3—5自然段,读中感悟。

1、我们先听听小燕子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出示多媒体课件),谁愿意扮演小燕子来读一读。(生回答,老师贴出绿色的纸。)。

我们还可以这样读,我们可以只读小燕子说的话。哪只小燕子再把自己的理由说得更明白一些。(出示多媒体课件:只出示小燕子说的话。)这只小燕子把自己的理由说得多明白啊。可是小麻雀却不同意它的看法。你们听,小麻雀说话了。

(出示多媒体课件)谁来读一读。说一说小麻雀认为春雨是什么色彩的?(生回答,老师贴出表示红色的纸)。

(出示多媒体课件:填空读,请补充出小麻雀的语气来读。)。

麻雀()地说:“不对,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丛中,杜鹃花也红了。”

(点名来读,可以填“着急地”的“大声地”)。

3、小黄莺听了,也加入了争论的行列,你听(出示多媒体课件)“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黄了。”想象小黄莺争论的时候表情是什么样的呢?动作会是怎样的?比一比哪只小黄莺争论得最起劲(请个别孩子表演来读,指导孩子把表情和动作带上)(老师相机贴出黄色的颜色。)。

4、你们有没有发现,小鸟们在说春雨下到植物上面时,用上了不同的词,如“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也绿了。”用上了“淋”(把淋贴在黑板上)你们还能在课文中找出“下”还用了哪个词吗?请用铅笔圈出来。(生回答,师分别贴出“落、洒,滴”)。

5、(认识“林、洒、滴”这三个生字)你看中国的汉字是多么的博大精深啊,一个“下”字,可以用不同的字来表达,让语言不再重复,而变得丰富多彩。这三个字也的我们今天也认识的字,你们发现它们都共同拥有一个什么偏旁(三点水)是啊,雨落下来都是水,所以要用“三点水”。

四、拓展练习说话:

你们瞧,又有一些小鸟也加入了争论,谁来说一说,你能不能也用上“淋,洒、落”等词。(出示多媒体课件,填空说话)。

孔雀说:“不对,不对。春雨是()色的,你们瞧,春雨()到梨花上,梨花变()了。“。

喜鹊说:“不对,不对。春雨是()色的,你们看,春雨()到紫丁香上,紫丁香变()了。”

我想听听春雨在小朋友的眼里又是什么颜色的?(出示多媒体课件)我说:“不对,不对,春雨是()。

(有的孩子说春雨是无色的。为了让孩子充满童趣,我是这样对孩子解释的:有的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他说春雨是无色的,春雨本来就是无色的,因为它滋润了万物,所以大地才变得这么美丽。但老师也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想小鸟们一样,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把春雨想像成五颜六色,这样生活才会更有情趣。)。

五、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音乐中结束课文。

春雨听到这么多小鸟的争论,下得更欢了。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示多媒体课件)“更欢了”的“欢”,也是我会认的字,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的?下得更欢了,也就是说下得更(高兴了,兴奋了,快了),那我们也读得欢快一些吧。(指导读最后一自然段。要求轻、快。)。

你们听,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高兴地唱起了歌儿。(播放《春雨沙沙》的儿歌)。

六,开火车巩固“我会认”的字。(出示多媒体课件)。

我们结束了春雨的讨论,春雨很满意大家对它的热情关注。它想考考大家,你们学完了课文,还认识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吗?要求读一个字,还要组一个词。

七、指导“绿”字的书写。

春雨给带来一个任务,说你们会写“春雨是绿色的”的“绿”字。(孩子观察,师范写。)注意这个字的绿的“绞丝旁:要写窄一些,最后一笔要提起来。”“绿”的右半边注意倒山的横要长,下半边不要写成“水”。

八:作业布置:画一副春雨图。附:板书设计。

2、春雨的色彩。

淋洒滴落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亮点在于我主要创设情境,让课堂充满情趣,利用文本中的情节,让孩子体会争论的语气、表情、动作,训练孩子们的个性化朗读,达到孩子与文本的对话,让语言文字有了灵动和情趣。我还充分运用电教媒体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感知春雨给大地带来的美丽。在识字方面,充分调动了孩子已有的识字经验,采用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互相交流,教师总结出孩子们的识字方法,并渗透一些别样的识字方法,如“比一比”“字源分析”等方法,让孩子知道识字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本节课的不足体现在朗读中还存在缺憾,带来的学生是两个班选取的一部分孩子,每个人的阅读经历有差异,在阅读上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的,所以设计在关注学生个体上还要加强一些。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

相关课件等。

1课时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快乐】同学们,快乐经常萦绕在我们的周围,什么时候你觉得特别快乐呢?

二、初读感知,用“心灵”体会。

三、精读品味,抓“意外”品读。

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小男孩却两次让保罗感到意外,最终让他明白“给予是快乐的”道理。

品读第一次“意外”

【课件出示:句子】

保罗想到的是“得到”,而男孩想到的却是“给予”,这是他们两人想法不同的根本所在。试着读读这几句话,把这种强烈的反差读出来。

品读第二次“意外”

【课件出示:这一次,男孩又让保罗吃惊了,保罗是怎么想的呢?而小男孩呢?】

保罗以为男孩想到的是自己,而男孩想到的却是他人。

车子开到了男孩门口,小男孩背出了他腿有残疾的弟弟,对他许下了……

【课件出示:句子】

反复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课文中谁把什么给予谁感受到了快乐?】

四、课后总结,感悟升华。

保罗为这一对兄弟感动了,他把小弟弟抱进车里,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在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五、快乐作业:【课件出示】

板书设计:

24给予是快乐的

男孩保罗

给予得到

他人自己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人教案四年级音乐教案

教学设计:

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的方法。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以教师讲述故事为重要部分。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讲述故事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的的语言表达起辅助的作用。

教学要求:

1、使幼儿知道故事的名称、角色、基本内容。

2、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3、学习词:太轻、太响、太快、太慢。

教学准备: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小花猫,问:小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呀?(小花帽)对了,小花猫今天要去参加小动物们的唱歌比赛,你们想不想知道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比赛,谁得了第一名呀?今天,老师讲个故事,名称就叫唱歌比赛(幼儿学讲)。

二、老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幼儿欣赏,要求幼儿听清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比赛,谁得了第一名?听故事提问:

1、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2、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比赛,谁是裁判员。

3、谁得第一名,为什么(幼儿议论小猫唱得好在哪里,不下结论)?

四、老师边讲故事,边提问:

1、师:“叽叽叽、叽叽叽”这是谁的叫声,小兔说:小鸡唱的怎么样?(学习词:太轻)幼儿模仿小鸡的叫声。

2、师唱:“呷呷呷、呷呷呷”这是谁在唱?小白兔说鸭子唱得怎么样?(学习词:太响)幼儿大声模仿鸭子的叫声。

3、师唱:“汪汪汪、汪汪汪”这是谁在唱?小白兔说小狗唱得怎么样?(学习词:太快)幼儿大声模仿小狗的叫声。

4、师唱:“咩咩咩、咩咩咩”这是谁在唱?小白兔说小羊唱得怎么样?(学习词:太慢)幼儿慢声模仿小羊的叫声。

5、最后轮到谁?(小猫)师唱:“喵喵喵”,小白兔说小猫唱得怎么样?(学讲:不快、不慢、不响、不轻)谁得第一名?幼儿用最好听的声音模仿小猫的叫声。

五、幼儿分组戴上小动物的头饰进行唱歌比赛,老师作评判员,“小白兔”戴上头饰进行表演并教育幼儿以后唱歌要向小猫学习,唱得不快不慢,不响也不轻。

评析:幼儿时期,兴趣是其学习活动中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幼儿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且能取得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动都应重视兴趣的培养。

相关推荐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课件(模板22篇)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请大家仔细阅读下面的总结范文,从中学习和领悟写作的技巧。教材分析:《梅兰芳蓄须

  •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案(模板13篇)

    教案模板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来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的一种工具。教案模板的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的需求。创意说明:这篇课文的内容较浅,可在教学中引

  • 人教版英语四年级教案范文(21篇)

    教案也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交流和沟通的一个窗口,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教学内容和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四年级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让我们一起来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模板16篇)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制定的一种详细的教学计划,它能够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如果你正在编写四年级教案,可以参考以下范文,为你的教学活动提供一些思路。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师教案(模板24篇)

    四年级教案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所编制的一种教学活动计划,它对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请大家仔细阅读教案范文,思考其中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目

  • 一年级苏教版名师语文教案(模板18篇)

    教案的编写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接下来是一些一线教师编写的一年级教案,这些教案从实际出发,非常注重教学效果。

  • 语文四年级教案部编版(模板18篇)

    教案的主要功能是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整理的四年级教案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

  •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四年级(模板19篇)

    在撰写教案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在这里,我们为您整理了一批四年级教案,供您参考和借鉴。1、通过阅读课文,感受普罗

  • 人教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模板18篇)

    四年级教案的修改需要教师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并结合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改进。接下来是一些针对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教案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

  • 七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模板14篇)

    一个优秀的教案模板应该具备系统性、条理性和前瞻性,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多优秀的教案模板,请参考以下范文,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专业14篇)

    四年级教案是一种对四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指导的书面材料,它包含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内容,帮助教师提供系统性的教学安排和指导。四年级教案的编写可以有助于教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电子版教案(通用15篇)

    教学活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体验和实践的活动。一个优秀的教案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

  • 四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热门23篇)

    教案中的评价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和反馈。-步骤一:导入新课,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的概念和意义。-->。1、能正确、流利

  • 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教案人教版(模板17篇)

    编写教案需要耐心和细心,教师应该经常对教案进行修订和改进,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这些教案范文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

  • 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大全(23篇)

    四年级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请大家仔细研读这些四年级教案范文,从中学习和借鉴好的教学经验。识记: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本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师教案(热门14篇)

    教师编写四年级教案时应该注意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四年级教案的范例,希望能够给予教师们一些灵感和启示。教学目标:1、